荒野悲歌 作品

第1453章 誠意

斯金格承認了,“短期內的確沒有這樣的計劃。”

周不器目光灼灼地盯著他,“這也就意味著《蜘蛛俠4》上映之後,就算票房成績很好,可能也跟你無關,你可能……已經退休了。”

斯金格心頭一跳,不動聲色,“周先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周不器笑著說:“跟紫微星的全盤全面的戰略合作,我相信能夠短時間內大大地提高索尼的業績,收穫市場信心,拉昇索尼的股價,並在你退休的時候股價站上高點。”

霍華德·斯金格臉色微變,“周先生,你這是在質疑我的職業素養!”

周不器心頭冷笑。

可真能裝!

這就是美式職業經理人常用的把戲了。

很多集團高管年紀大了退休的時候,退休待遇都是根據他退休那一刻的股價來體現。他退休之後,股價上漲,跟他無關;股價下跌,也跟他無關。他只享受退休那一刻的股價待遇。

這樣看起來比較公平。

可這裡就有操作的空間了。

很多頂級的職業經理人,比如董事長、Ceo,在即將退休的時候,都會拼命地拉昇公司業績。比如裁員削減工資支出,比如降低營銷費用,比如削減研發經費,比如連續簽幾個垃圾合同增加收入……

總之,就是想辦法增長收入,減少支出,創造更多的短期利潤,給出一個史無前例的業績單。

然後,資本市場一片高歌,股價連續上漲。

這個時候果斷退休,退休後就能拿到極其優渥的待遇。

可因為退休前那一段時間“放棄未來,關注當下”的經營策略,就會導致企業短期股價暴漲,長期利益受損,股票就開始陰跌不止。

這都是慣例了。

連管理界的教父傑克·韋爾奇從通用電氣退休時都是這麼幹的。包括現任迪士尼的董事長、Ceo羅伯特·艾格,將來也是選在了一個特殊時期突然宣佈退休。

霍華德·斯金格又不是索尼的老闆,他就是索尼董事會聘請來的經理人,他也不可能繞過人性這一關。

周不器沒有理會他的義正詞嚴,淡淡地道:“蜘蛛俠的版權,當年索尼以7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我以50倍的價格回購,怎麼樣?”

50倍,就是3.5億美元!

斯金格深吸了一口氣,很少淡定,“周先生,別的都好說,這件事恐怕很難商量。”

周不器道:“可以按照你的要求分期付款,在你的任期之內,你每年都可以從蜘蛛俠的版權身上獲取一筆額外的收入,提升業績。”

斯金格眉頭緊鎖,“我不會這麼做的。”

“60倍。”

“不可能。”

“70倍?”

“嗯?”

“80倍!”

周先生……

“最終報價,100倍!紫微星環球出價7億美元,以100倍的價格回購‘蜘蛛俠’系列的相關版權。斯金格先生,話說到這個份上,我相信你能感受到我的誠意!”

周不器誠意滿滿地去坑……去跟索尼合作,就不相信他不答應。

人性都是自私的。

公司的利益,哪有個人的利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