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708章 監管很重要

  周不器對這件事並不陌生。

  相反,他還很熟悉。

  阿里雲也是這麼誕生的。

  張一明道:“你沒覺得亞馬遜的這種做法,跟我們的開放平臺策略很相似嗎?”

  “嗯?”

  “亞馬遜雲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起身的自身需求。然後完成了標準化、規模化,變成企業服務對外出售。我們出售開放平臺的策略,是直接出售源代碼,是一次性的銷售行為,這太粗放了。”

  周不器眯起眼睛,覺得一明同學果然了不得,“你覺得應該怎樣?”

  張一明道:“標準化、規模化,形成企業服務對外銷售。這段時間咱們要做修圖軟件,p圖神器、美圖秀秀和微美秀圖,‘大研發、小皮膚’的策略,給了我很深的啟發。咱們用‘大研發’部門把底層功能封裝起來,提供給前端的產品部使用。那這個封裝起來的功能,可否對外出售?可否租給別的企業使用?就像這次的開放平臺,假如我們不直接出售源代碼,而是封裝成產品,出售給新浪博客、QQ空間這類的社交平臺,每年收取一筆高額的服務費。這就是一筆細水長流的買賣。”

  這個理念就厲害了。

  在雲計算領域,有三個臺階。第一級臺階,是基礎設施即服務;第二級臺階,是平臺即服務;第三級臺階,是軟件即服務。

  不過,這年頭雲計算是個新鮮概念,沒人知道到底是哪步先走、哪步後走。

  亞馬遜擁有大量的服務器,從自身角度出發,做的是虛擬服務器,就是第一步,基礎設施即服務。

  谷歌最擅長大數據處理,這就是第二步——平臺即服務。即搭建一個平臺,讓網站們把數據上傳過來,谷歌的平臺幫你處理大數據,簡潔高效!m..Com

  微軟是世界第一大軟件廠商,做的就是軟件即服務。

  這就有點類似張一明剛剛說的這番話了,把開放平臺等網站功能封裝成軟件,放在自身平臺裡,對外銷售。

  這也是後來亞馬遜雲能成為世界第一的最主要原因。

  谷歌和微軟都在玩在跳級。

  他們兩家技術無比強大,這當然沒問題,可別的科技公司怎麼辦?登錄一下谷歌的雲計算平臺,專業人士都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亞馬遜技術相對較差,反而成了最大的優勢,產品簡單、容易上手,一步一個臺階地慢慢發展。

  周不器笑道:“開放平臺要開源啊,做成產品服務,也沒什麼發揮空間。”

  張一明搖頭道:“就算開源了,也可以做成標準化的產品。企鵝、新浪、阿里都是大公司,拿到了開源代碼,就有能力開發出自己的產品。可是很多中小企業,就算有開源代碼,他們也不一定能夠優化整合。如果有這方面的需要,還是得來我們的平臺買服務。”

  周不器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說得都對,但太超前了。慢慢來,不要急。去亞馬遜看看也好,先把網絡基礎設施做好。一切的服務,都是在基礎設施之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