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 章 奇思妙想出答案





有些鹽鹼度高的想要達到正常耕種的標準,改良土壤所要花費的時間也會延長,這個視情況而定。】




【但李稷探索出的這兩種辦法傳播開來後,也確實給當時大宸某些鹽鹼地多的地區,提供了擴大糧食種植範圍的機會,不至於說,人們一碰到鹽鹼地就束手無策,只能任其荒廢。】




【後幾年,李稷更進一步研究改良鹽漬田的土壤辦法,希望能種出更多的糧食。




直到昭元十七年,他對鹽漬田的研究彷彿到達了瓶頸,但當時,根據他多年試驗得出的辦法,已經大大縮短了鹽漬田的改良時間,除了某些鹽鹼化特別嚴重的需要的時間較長一些,其餘普遍的鹽漬田平均經過五到十年左右的時間不等,與普通良田無異。】




【於是,李稷的研究重心開始轉變方向。】




古古再切換圖片,這次屏幕窗口上又顯現出一幅簡圖。




寥寥幾筆,畫的是一箇中年留須男人,手捧著一團似石頭、又似某種植物根塊的東西在看,表情疑惑。




【昭元十七年,這個時候大宸離統一天下已經不遠了,而當時大宸現有的耕種技術已經逐漸得到相應提升,說白了,就是處於一種現有技術進無可進,要想再創新出新農具和耕種技術又很難的一個階段。




當時李稷正思索著如何能再為百姓增加糧產量的問題,也就是這時,他老家的那群人在許州藉著他的名聲惹事兒,李稷聽到風聲後,就回了許州一趟。】




【正是這一回去,有了史書記載中他喊出的那句‘四代不同堂’的口號;以及,古代版土豆的發現。】




這句口號之前古古在直播時曾有提到過,大宸一些人還記得。




【李氏本是李家村中的大族,一個村兒裡大半人都沾親帶故的,但這些人也都是普通人家,混的最好也就是當時調戲李稷妻子的那個族兄老爹,可也不過是個衙役而已。】




【然而李稷的身份地位卻早已今非昔比,他不再是昔日那個田舍郎,為護妻子還反被人指責、暗中打折了腿,現在的他成了天子近臣,皇帝看重的存在。】




別說是一個衙役,一百個衙役綁一起地位也沒他高。




【於是他昔日那些族中親戚看李稷發達了,就也想跟著沾光,想要讓李稷重新認祖歸宗。】




【並且此事好像還不需要徵求李稷這位正主的同意一樣,就默認和李稷是一家人了。】古古也是搖頭氣笑了,【歷史上的李稷剛回到許州老家,走在縣裡的路上,就聽聞路人議論李氏之人近日來的張揚之舉,大概意思就是他們族中出了李稷這麼個人才,宗族興旺起來了,最近都流行鼻孔看人之類的。】




【這一聽,李稷直接氣的好脾氣沒有了,也沒了再回李家村和李氏中人私下說清楚的念頭,讓他們別再藉著自己的名聲行事,畢竟他早就不是那一族的人。




而是直接去了府衙,加急辦理新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