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聲響 作品

第237章:“十洲三島”與“兄弟談心”

上回說到“長白宗”的一眾弟子在“方丈島擂臺賽”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他們不僅強勢碾壓了所有同階對手,而且最終還奪得了比賽的勝利,讓“長白宗”帶隊出行的一眾“太上長老”們笑到了最後!



“噹噹噹!我宣佈,本次‘方丈島’上‘結丹期擂臺賽’的最終勝者是‘長白宗’弟子蔣文韜!恭喜小友!”



作為主裁判之一的那位人族“元嬰修士”敲響了銅鑼聲並大聲宣佈道:“在接下來的三百年裡,‘長白宗’將獨享‘方丈島’上‘築基期’和‘結丹期’所有業務的‘經營權’!”



這句話一出口,全場立刻沸騰起來。因為這正是“三仙島擂臺賽”存在的意義所在,它就像凡塵俗世中所說的“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因此,誰能夠贏得這場比賽的勝利,誰就能壟斷這個爭議島嶼的各項經營權,從而最大限度地為各自勢力攫取到各種壟斷利益!



然而,“方丈島”僅僅是“三仙島”中的一個,而“長白宗”的弟子們還尚未涉足的“仙島”,便是那距離“東洋外海”最近的神秘之地——“瀛洲島”。



“瀛洲島”位於黃渤海交界處的東側,在其東面向外繼續延伸數十百萬裡後,便是“扶桑列島”的海域範圍,那裡也是“海外妖修”們的勢力範圍,是絕對不允許“人類修士”們在此建立任何“修仙門派”的!



早在遠古時期,天地之間曾存在所謂的“十洲”與“三島”,那時乃人神共處,妖魔現世,並且“十洲”、“三島”也與外界交往頻繁。但後來,這些神秘島嶼在歷經無數劫難後,便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十洲”分別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和“聚窟州”。而“三島”則指的是“方丈島”、“蓬萊島”和“崑崙島”,它們是“五大量劫”後的遺留之地。



早在“洪荒時期”,神魔與巫妖的爭鬥將“洪荒宇宙”打得支離破碎,多數“十洲三島”被宇宙風暴捲入無盡的虛空中不知去向,而僅剩下的這三座島嶼便是“蓬萊”、“方丈”和“瀛洲”,故才合稱為“三仙島”。



這些都被視為想象中的“海外仙境”,分佈於四方,但每一處都是遙不可及之地。例如,後世常提及的“青丘”便是“長洲”,因那裡巨木成林,故得此名。而“紫府洲”則是“妖皇”帝夋的別苑“湯谷扶桑”。



這些神秘之地蘊藏著無數神奇的物產,是“修真者”們煉製丹藥和法寶的寶貴材料,它們承載著上古先民尤其是修仙者的美好願望,如“元洲”的“五芝玄澗”、“瀛洲”的“玉醴泉”、“炎洲”的“風生獸腦”、“祖洲”的“養神芝”以及“聚窟洲”的“卻死香”,都是能夠延年益壽的神奇寶物。得其一者,大道可期也!



而“流洲”的“昆吾石”所打造的刀具鋒利無匹,甚至能切斷玉石;“鳳麟洲”的“續絃膠”能夠修復弓弦和劍刃;還有那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吉光毛裘”等令人嚮往的神物,更顯遠古“十洲三島”之神秘。



是故,這些遠古傳說不僅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樸素理解,也揭示了他們在與自然鬥爭中所產生的美好願景。它們對於理解古人如何看待世界,尤其是“修真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就在此時,一群“不速之客”——“長白宗”的弟子們,卻從天而降地踏上了“瀛洲島”的土地。



“晚輩遊玉良、向曉媛,攜門下眾弟子,向各位師叔、同門問好!歡迎各位蒞臨‘瀛洲島長白峰’!”遊玉良和向曉媛,身為“長白宗”的“結丹修士”和瀛洲島的全權代表,正領著二十三名弟子上前見禮,儀式莊重。這些弟子中有六名“築基真修”,其餘都是“煉氣靈徒”,顯然是這對“神仙眷侶”的徒子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