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架 作品

0902 沒得選

  他只能寄希望於林奇還很年輕,對這個世界多少還有些敬畏,萬一就成功了呢?

  林奇嗤笑了一聲,“你哥哥很快就做不了主了。”

  “你能來到這裡,說明有人稍稍提醒了一下你有關於收購戰的細節,收購戰一旦發動就必然會清場。”

  “現在你拿不出錢,無論那些小股東代表著誰,他們都必須作出選擇,”

  “競價的選擇!”

  在聯邦發動惡意的收購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屬於雙方協商後的結果,更不算完全自然的市場行為。

  這種惡意收購往往會引發一連串的金融問題,所以在金管會和國會的推動下,一系列的法案應運而生。

  一旦發動收購的一方持有超過多少的股票,他們就有權力要求暫停掛牌。

  金管會的說法是這樣能夠保障普通股民的權益,不至於他們在兩個巨頭的碰撞之間被碰的支離破碎。

  隨後還規定了收購之後必須進行資產重組和私有化,等一切都停息了,才能重新上市。

  大多數時候發動這種惡意收購的一方,在資金方面已經做好了足夠的預算,同時他們也得到了銀行的支持。

  他們可以把自己手中的股票以股市封盤的價格抵押給銀行,從銀行借錢持續收購。

  只要預算做的好,可能用一兩個億就能撬動市值五六個億的公司

  當然,這是正常發展的流程,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惡意收購失敗,惡意持股的一方所持有的股票,不計投票權,持有者不得進入董事會。.net

  收購的熱潮結束,股票重新掛牌,熱潮冷卻,惡意收購者會虧損一大筆錢後離場。

  現在兩家公司對每時每刻發動了惡意收購戰,這也意味著他們有絕對的把握,把每時每刻拖進深淵之中。

  這裡面其實存在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銀行樂於把錢借給攻擊的一方,也就是那些惡意收購者,卻不願意把錢借給防禦的一方,也就是現在的每時每刻。

  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於攻擊的一方來說他們的目的是牟利,而這已經是在發起行動之前就計劃好的。

  無論是現在布佩恩流行的拆分,還是接手經營,他們的任何行為都是具有侵略性的。

  通俗一點的來說,必要的時候他們為了收益可以毀掉這家公司,這足以讓銀行至少不會虧本——他們有辦法從收購者手中把公司合法的掠奪過來進行獲利,還能繼續把債務丟給收購者。

  但防禦的一方不會這麼做,他們不會毀掉自己的心血來對抗收購者,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這也意味著把錢借給防守的一方時,風險會明顯的高於收購者。

  銀行從來都不是慈善機構,銀行的核心業務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賺錢,只是很多人被銀行的包裝欺騙了,認為他們是某種“公益性機構”

  其實並不是,他們才是聯邦最能賺錢的人,沒有之一。

  銀行在這場比賽開始之前就作出了選擇,以至於每時每刻的總裁到了這一刻沒有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