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定

思慮片刻,觀音菩薩知道,地仙界現在的局勢決不能再惡化了,也不能逼得道教弟子下場與闡教共進退。否則,容易引得截教下場,萬一到時候三教合力共伐佛教,那佛教麻煩就大了。

想到這裡,觀音菩薩一陣心累,同時內心深處也有一絲絲後悔。

當年自己等人若是不叛教,以闡教的大氣運,現在恐怕也不比佛門差。自己這些曾經的闡教弟子,雖然看似在佛門位高權重,但是,佛門二聖還是處處防著自己。

地仙界這邊,佛門內部勢力也是錯綜複雜。

多寶如來出自截教,為現在佛執掌佛門;他們這些曾經的闡教弟子以燃燈過去佛為主,制約多寶如來;而佛門二聖的嫡傳弟子以彌勒佛這個佛門未來佛為主,平衡兩方勢力。

現在佛、過去佛、未來佛。三方勢力混雜,佛門哪有什麼清淨可言。

最讓觀音菩薩難受的是,無論曾經的闡教弟子,還是截教弟子,都被佛門二聖放在地仙界處理佛門俗物。而洪荒世界,他們這些人絲毫插不上手。地仙界雖好,可洪荒世界才是根本啊!

雖然佛門二聖看似很大度的冊封他們外來者高位。

但是,佛門二聖以大宏願證道,本就欠著天道氣運功德;而且,佛門氣運也沒有至寶鎮壓,甚是虛浮。所以,他們在佛門得到的氣運並不多。

至於佛門的地位權柄,說實話觀音並不在意。修為到了他們這個境界,求的是大道,爭的是氣運。地位權柄於修行無益,還徒惹因果。

可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呢?她已是叛教之人,若是再離了佛教,那諸天萬界真的是再無立足之地了。

想到這裡,觀音輕嘆一口氣。

當年在闡教她可不會想這些,闡教有玉清聖人在,他們這些闡教弟子只要一心修行就可以了。氣運、功德、法寶、資源等都不缺。

其實,三清聖人對於門下弟子都極好。

太清聖人門下的玄都大法師只是普通的人族,他雖然心性極好,但是資質並不算上乘。玄都大法師能有如今的修為,可是太清聖人費了無數的心血培養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