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牛 作品

第125章 傳播

第125章傳播

面對朱杞這樣品行、才學、智慧、毅力等,都十分完美的‘文宗’,大明帝國的文人實在沒有抵抗力。

而且,朱杞坎坷人生也為其增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朱杞雖生在皇家,但其命運多舛,幼年病弱,掙扎著生存。知曉其經歷者,無人不為其境遇心生憐憫。特別是那些閨中待嫁的小姐,不知有多少人暗暗的為朱杞流淚。

詩會後,朱杞名揚天下。

但是,朱杞不僅無絲毫張揚之舉,反而閉門不出,每日在府中苦讀詩書,其自律、品行簡直就是世間的典範、楷模。

縱觀神州大陸,大多數的世家、勳貴都是聲色犬馬,驕奢淫逸,不學無術。

而朱杞呢?

除了每日苦行僧般的學習外,沒有任何的享樂之舉,不要說世家勳貴了,就是一般的中產之家的少爺都比朱杞活得滋潤。

這樣一位積極向上、自律、自省、自愛的王爺,如何不讓人敬服。

而且,這個王爺在寫出聖人之言後,居然閉門不出,絲毫不在意‘文宗’的名頭,其品性之高潔,古之罕見。對於文人來說朱杞就是文人德行的模範。因為,沒有人能做到像朱杞這般,身懷富貴而不慕繁華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杞掀起的這場風暴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有越演越烈的形勢。

而朱杞本人則是躲在王府中,根本不露面,除了朱棣等幾位皇族王爺外,其他人根本見不到朱杞。

其實,錦衣衛暗中的推波助瀾很多人都有察覺,但是,這次,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不僅沒有反對,還跟錦衣衛聯手暗中為朱杞造勢。對於建國不久的大明帝國而言,一位‘文宗’的出現,對於大明帝國的文治和文道的發展太過重要了。

因此,無論是朝廷文官,還是民間文人,對於朱杞的‘文宗’之名都是樂見其成的,哪怕朱杞是皇族。

大明帝國朝野之間沸沸揚揚,皇宮裡面也極為熱鬧。

皇后看著滿屋的畫像,不知該喜還是憂。

前些日子,皇后為朱杞說媒,帝都的那些勳貴、世家,都是明著暗裡的拒絕,讓皇后窩火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