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周 作品

第411章 夏侯徽有計

    最大的可能是先下手為強,除掉曹氏、夏侯氏,和世家達成妥協。

    袁氏四世三公,對世家的號召力遠大於曹氏。只要天子肯讓渡利益,世家未必不肯裝聾作啞,甚至暗中配合。對他們來說,袁氏代替曹氏問鼎天下,或許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這或許就是曹苗決定出海,而不是回洛陽的原因。

    曹苗可以出海,其他人怎麼辦?

    夏侯徽心煩意亂。聰明如她,在這樣的困境面前也一籌莫展。

    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證明天子是曹氏血脈,曹苗的擔心子虛烏有。

    這件事顯然不容易,而且……看似不太可能。

    曹苗的猜測有人證,有物證,有相對嚴密的邏輯基礎。能證明天子是曹氏血脈的人卻大多去世了,唯一瞭解當年真相的人只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在深宮,一般人根本見不到他。

    就算她能證明,也很難得到曹苗的認可。曹苗完全有可能認為太皇太后是被軟禁,證詞是假的,是受人脅迫,做的假證。

    至於吳人,更不會相信,他們樂得魏國大亂,或者捏著這個把柄,要挾天子。

    夏侯徽冥思苦想,忽然心中一動。天子無嗣,如果能讓他立曹氏子弟為嗣,確保帝位在曹氏血脈中傳承,不會旁落,天子姓曹還是姓袁又有什麼區別?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天子雖然連夭二子,可是他還年輕,這時候讓他放棄希望,立其他人的兒子為嗣,他能答應嗎?

    又或者,可以逼他就範。只要能阻止袁熙、袁尚的血脈入朝,天子就無計可施,只能立曹氏子弟為嗣。

    夏侯徽權衡良久,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辦法,而且幾乎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阿母,我要給允良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