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去創業 作品

第八百八十二章 別無選擇

  雖然迫於民意,被迫轉向民煮,承認了我的合法地位,但我在任何軍事領域的改革都無一成功。

  比如,緬軍有五十萬,海軍只有八百,我提出要組建‘海岸警衛隊’,但詭異的是,一召開會議緬軍就和其他民族發生戰爭衝突,丹銳坐一會兒就離去,然後就傳來和日笨人會面的消息。

  對重要部門的爭取,也只是從緬軍控制的內政部手中接管了總務部門。

  緬軍不僅控制著果家重要部門,還一直阻礙正府提出的修憲計劃,而這一切的理由是保證正治穩定,似乎正府權力再多一點就會帶來果家動亂一般。

  為什麼叫緬軍利益集團?

  就因為緬軍在1990年通過國防部,組建了緬國經濟控股有限公司,涉足銀行、旅遊、運輸、金屬、地產等等行業,並且壟斷了暴利的翡翠和寶石行業。

  此外,還給外資進入緬國設置了很多限制,讓外資只能通過緬國控股公司所屬的子公司合資來完成投資。

  比如著名的緬國啤酒,控股限公司佔股45%。

  這個控股公司不是國企,而是實實在在的軍企,下屬的子公司超過120個,利潤歸緬軍軍官支配,不受監督,不需要對聯邦議會負責。

  一直有聲音呼籲對緬軍的軍企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以切斷緬軍除國防預算外的經濟來源,但由於涉及企業範圍太廣,利益牽連太大,而進展緩慢。

  可以說,緬軍利益集團綁架了整個緬國,窮廟富方丈。

  三軍大佬丹銳,是一個手腕最強硬的人物,獨攬大權,迫害反對派,肆意處決反對人士,強迫他們接受勞改,比如我在遇到你們之前就是被他軟禁。

  而且他更喜歡打仗,在克欽邦製造了十餘萬難民,大規模驅逐羅興亞人,通過宣佈局部停火,實現再次集中兵力到若開邦,同若開軍的激烈戰事一直持續至今。

  緬軍一直在用對少數民族的高壓正策,來鞏固自己的超然地位,有多少人淪為難民毫不關心,面對外部指責時就祭出‘約瑟夫法則’(不干涉內正)。

  最無恥的是,他組織退役軍人‘自發’開展支持緬軍的遊行……”

  素姬激憤的控訴,好似面對的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