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去創業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條鐵律

  而且,你是不是低估了自己的震懾力?

  最後一點,潘十億確實是人才,甚至比另外四個更有價值,他是天生的企業家。如果你覺得可行,我明天把他叫來你見一見,最後再定。”

  夏川知道了真實答案,當下含笑點頭:“另外四個呢?”

  易小笛道:

  “另外四個是我在海難改革研究所的同事。你可能不知道,最初是風輪先來到海難的。這個研究所就是風輪奉上級命令建立的,然後把我從黨校招來了。

  後來研究所解散了,我開了印刷廠,他們四個就去燕京投奔南德集團的牟奇中。據我所知,他們在那混的並不好。牟奇中給的待遇比起你來差的太遠了。

  我可以肯定,一個電話,他們立刻就會回來。從骨子裡講,他們都不是安分的人,都屬於野心勃勃,想自己創業的,只是沒有本錢而已。”

  易小笛非常坦誠,能看出來,這是一種信仰,偏偏又不迂腐。

  夏川卻古怪地問:“他們都去投奔牟奇中,你為什麼不去?”

  牟奇中可是草莽時代的一個傳奇,被無數人敬仰膜拜。

  他曾經兩次進監獄,發明了售後三包服務,是第一個發射衛星的民營企業家。

  本事是真有,但可惜他喜歡誇誇其談,最經典的那個就是:炸開喜馬拉雅山,把高原變成江南。

  據說國家還真組織專家去考察論證了,錢沒少花,結論是不行。

  而且,老牟還是第一個被達沃斯論壇邀請的華夏民營企業家。

  他去了之後,發現那地方吃的東西賊貴,結果什麼也不敢吃,每天跑到小巷深處去買餡餅,過了四天就受不了了,準備回家。

  結賬的時候,人家告訴他,作為邀請嘉賓,食宿都是免費的。

  不知道老牟有沒有殺人的衝動,不要錢你不早說?

  在夏川的印象中,牟奇中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食品換飛機那件事。

  而且就是91年開始運作的。

  這屬於制度漏洞,也只有在這個年代才能做出這種壯舉。

  可惜的是,牟奇中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以至於膨脹到去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