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260章 無他,心煩爾 (為盟主一明扉一加更)

    依照王霄的本心,他應該是送一套玉石打造的麻將,又或者是一本‘論噴子的自我修養’才對。

    畢竟根據記載,李清照就是一個麻將的狂熱愛好者,比起晴雯來說也是不逞多讓。

    而且她還是一個噴子,看到不滿的就會直接在詩詞裡甚至宴會上開噴。

    可這些時日接觸下來,李清照在王霄的眼中卻是一個溫柔婉約,典型的大家閨秀。

    考慮了一番送這種禮物的後果,最終還是換成了一個鑲嵌有大珍珠的簪子。

    不過這次見面,王霄卻是發現李清照終於是逐漸成長起來,已經越來越有包子臉的趨勢。

    至於那些所謂的競爭對手,在王霄看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他現在都拜師入了老泰山的門下,還有誰能比他更加近水樓臺先得月的。

    而且他去送禮物的時候,小娘子回禮的時候都有些害羞不敢對視。

    都已經是飛龍騎臉了,這還怎麼會輸?

    王霄不清楚的是,李清照在她弟弟的眼中那就是最可怕的存在。單手掐腰,指著她弟弟呵斥的時候,真的是話都不敢說。

    在李夫人的眼中,她就是頑皮不聽話。點評唐宋名家也是沒一個看的上的。

    那才是一個真實的她。

    終於是到了對於科舉時代堪稱鯉魚躍龍門的省試,也就是俗稱的春闈。

    春闈對於讀書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從仁宗嘉佑二年宣佈殿試不淘汰考生,凡是參加殿試者一律錄取之後,阻擋著讀書人將大頭巾換成官mao的最後一座大山,就剩下了春闈。

    省試的地點是貢院,雖然沒有明清時期那麼誇張的小隔間,可環境也算不上是多好。

    至於考試的場次,范仲淹革新科舉的時候是三場,先考策,次考論,再考詩賦。

    之後王安石變法,突出了進士科的重要性,廢除了明經諸科。從三場改成了四場。

    第一場試本經,第二場試兼經,第三場試論一首,第四場試時務策三道。

    具體的過程不用多說。

    王霄心態平和的參與其中,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一場場的考下來。

    對於他來說,四書五經什麼的沒有什麼意義。唯一的作用就是在這個需要用到的時候讓他成功過關。

    畢竟他想要改變大宋未來的命運,那肯定得要進入其中掌控權勢才行。

    這些題目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尤其是考題中出現了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時候,他更是笑了出來。

    沒什麼說的,齊活了。

    結束最後一場,從貢院裡出來,王霄腦海之中瞬間就將四書五經給拋諸腦後。這些東西現在已經沒用了。

    沒錯,所謂十年寒窗,唯一有用的用處就在於考場上。

    真正出了考場,這些付出也就失去了意義。

    無論明面上說的多麼好聽,本質上也只是為了將自己頭上的大頭巾給換了。

    走出貢院的王霄轉身看著這座被全天下無數讀書人所憧憬的地方,勾起嘴角露出一抹莫名的笑容。

    “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