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簾西風666 作品

第28章 簡直是個神創意


                 不管是誰改變了誰,但這頓忽悠,總算是將危機暫時壓了下去,迫於壓力,賀老六乖乖交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剩下就是如何處理這些蕨菜了。指望賀老六把所有損失都承擔下來是幾乎不可能的,只能是自己想辦法。

  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他顧不上休息,簡單包紮了下傷口,便帶著幾個年輕人連夜把蕨菜收拾了出來,並將被燒塌的屋頂鋪上了苫布,等忙完了一切,天都快亮了。

  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了辦公室,正打算歇口氣,卻發現桌子上放著些稿紙,拿起來一瞧,原來是篇文章,標題是《老爺嶺的歷史源考》,署名張銘瀾。通篇是鋼筆手寫,字體蒼勁有力。

  想不到邋里邋遢的張大鼻子居然叫張銘瀾,這名字倒是蠻雅緻的,他不由得微微一笑。

  累得渾身跟散了架子似的,實在無心細看,本來打算先收起來,等歇過乏再說,可無意中掃了一眼,便被內容吸引住了。

  雖然是學術型文章,但絲毫不艱澀難懂,遣詞造句,樸實無華,嚴謹準確。文章引用大量史料,將老爺嶺地區從東漢末年一直到唐明清的歷史沿革進行了詳細的考證。

  原來,老爺嶺漢代名為兀骨山,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唐初,當時這一帶是古高句麗政權的勢力範圍,如今的黃嶺縣叫做大行城,有重兵把守。唐高宗年間,名將李勣與左武衛大將軍薛仁貴率軍至此,與守軍鏖戰,斬殺高麗軍三萬餘人,追擊二百餘里,最終攻破平壤,滅亡高句麗。

  其中以兀骨山一戰最為慘烈。

  高句麗軍隊據險而守,唐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當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高句麗軍傾巢而出,將薛仁貴團團圍住,危難之際,關公突然顯聖,頓時烏雲散盡,狂風倒吹,而李勣的援兵也正好趕到,與薛仁貴會師於兀骨山下,唐軍士氣大振,全殲守敵,並乘勝一舉攻克了大行城。這場戰役,在正史中有明確記載,史稱兀骨嶺大捷。

  而關於關帝顯聖的事,大多出於唐人筆記,史料並不可考。

  然而,張大鼻子卻從破敗的關帝廟中發現了線索,經過多年研究,最終在附近一家村民的豬圈裡,找到了當年修建關帝廟時候留下的石碑。

  可惜的是,千年的時光讓碑文的字跡模糊不清,而且石碑也被毀成了三截,其中一截至今尚未找到。儘管如此,殘缺的碑文仍舊可以證明這段傳奇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