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的小月亮 作品

第790章 贖身成功

    而很快他做的這些所有的事情都逐漸獲得了回報。

    也不是每一個小孩子都永遠是無休止境的自信,無休止境地放著自己內心的私慾去做每一件事情,也有那些早慧的孩子,逐漸從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窺見了真意。

    這些孩子們自然也想要做一個不一樣的人,而不是每天和周圍的這些狐朋狗友一樣,醒了就知道伸手問家裡要錢,然後屁顛顛的跑到外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拿不到錢,就嗷嗷大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手舞足蹈,喜形於色,然後帶著自己弄來的那些好東西去同齡人之間炫耀。

    而蔣叢說作為一個成年人,也逐漸看明白了,哪些小孩子和周圍的孩子不一樣,有那些確實本身就很聰慧,而且不願意繼續和這些人同流合汙的,他就明顯在心裡記下他們的名字,有的時候在他們過來找自己的時候也指點他們一番。

    反正蔣叢說賣東西閒著也是閒著,他不會要求那些孩子一定要買他的東西,那些小孩只要能夠知道他是長輩,見到他的時候,能夠知道長幼有序,恭恭敬敬的喊他一聲,那平常想跟蔣叢說說什麼話,談論什麼話題,他都是非常樂意奉陪的。

    而且那些小孩也逐漸發現,這個看上去和周圍的人沒有什麼太大不同的青年人,他好像胸有溝壑,而且講出來的話,和周圍的那些鄉野之人完全不同。

    小孩子自己家裡很窮,但是窮且益堅,他們從來就沒有自甘墮落,反而非常上進。

    他們雖然家裡窮,上不起學,但是他們也每天就在書院的附近轉來轉去,有的時候能夠聽到先生對班上學生的教導,有時候也能夠聽見他們在學院之中誦讀各種聖人典故的朗朗讀書聲。

    聽多了,也就耳濡目染,逐漸知道了什麼叫做禮節,什麼叫做禮貌,又有哪些是人世間的經典,哪些話又是真正想要改變他們,對他們好的勸導。

    這些事情都完全不一樣,這些小孩子聽這些有教養的話聽多了,也能夠發現蔣叢說說話的時候,姿態和傳達出來的意思都和周圍其他的人不一樣,反而有一點像那些書院裡面的教書先生,但是沒有那些教書先生身上自命清高的氣息,反而和他們一樣,都很純樸鄉土。

    這個人是真的希望他們能夠一心向善的。

    孩子們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對於人內心心思的感知還是非常敏銳的,他們當然能夠感覺到什麼人對自己是善意,是希望自己好的,有什麼人是對自己有惡意,希望自己變壞的,別看他們小,但是在分辨這些事情上,其實內心深處都有很敏銳的察覺。

    他們對這個賣木偶的青年人也非常尊敬,有時候覺得生活之中有什麼自己想不通的事情,也跑來跟他說一說,就好像和自己的家裡人嘮家常一樣,這個賣木偶的青年人也從來沒有嫌棄過他,經常和他們互相討論,有的時候能夠給他們指點迷津,讓他們一點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