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的小月亮 作品

第789章 教育

    所以這些男孩們自然會下足了心思,怎麼樣要把這些東西弄到自己的手裡來。

    東西賣的少,他們就會爭搶起來,但是蔣叢說並不接受價高者得,也不鼓勵他們用價格來互相競爭攀比,反而一直都是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

    先來的自然能夠先買到,後來的那就不好意思了,趕明兒的下一班車吧!

    那麼第二天他再過來的時候,受到的熱情和期待就會越來越多。

    因為知道就算加錢也買不到,所以他們必須要早點過來排隊,一個個的熱情洋溢,天還沒亮就折騰著要起來了。

    那些小孩子都渴望著從他手裡買到一個,如此一來,大家就都養成了一種先來後到的好習慣,然後一個個的探頭探腦的,就是想要獲得自己要的玩偶。

    而且別人都有的,我為什麼沒有?要是他們都有了,我還沒有,結果後來他不賣了,這又該怎麼辦呢?

    這些都是小孩子們很容易陷入的思維邏輯,小孩子們總是想擁有所有自己想要有的東西的,很多小孩子小時候沒有受到好的教育,就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延遲滿足,所有想要的東西,他們如果沒有拿到的話,那他們恐怕覺得渾身難受。

    當然,蔣叢說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教會孩子們什麼叫做延遲滿足,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是永遠都會隨著自己心意變化的,事情的發展規律總是客觀的,用人為的手段去幹預,也不會得到什麼良好的後果。

    當然,其實最重要的想要告訴孩子們的一個道理,就是永遠不要以自己的內心去判斷一件事情的發展方向,事情不會隨著一個人的心思隨意改變了,整個世界也不可能圍繞著一個人來打轉,人應該永遠明白他不是世界的中心。

    人就是一個單獨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人,世界不會圍著某一個單獨的人打轉的,自己應該明白這一點,所以這就是他儘管做這些事情,也還是想要教給孩子們一些人生哲理的員工。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當然,孩子們生出來的時候,也可能不會知道所有的事情怎麼做的道理,但是他也不想要把一些事情說的都這麼難過。

    有些事情可能確實是人發心底,覺得遺憾,覺得悲傷,但是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的,可是因為自己想要怎麼樣,別人就要跟著你來改變,或者是就一定會變成怎麼樣,這些原本就是一個非常不合實際,也不可能的想法。

    小孩子年幼,總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覺得整個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別人一定要滿足自己的想法,殊不知這種想法簡直就是最錯誤的,而且每一個人都會因為這樣的想法或多或少的收到很多的經驗和教訓。

    為什麼要這樣想呢?

    根本不可能的。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世界的主宰和中心。

    再厲害的人,他再像是一個天之驕子,那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而已,不可能會因為她身上有什麼樣的才華或者是什麼樣的優勢和天賦,別人就一定要對他如何尊敬,如何愛戴,這種事情從來就沒有天經地義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