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作品

第六百零八章 顯隆帝的制衡


                 皇宮大內。

  顯隆帝在饒有興致的看一份奏疏。

  奏疏是左都御史岑文道寫的,彈劾的不是旁人,正是東宮太子李顯坤。

  此舉也可以算得上是石破天驚了。

  身為三品大員,岑文道敢於毫不避諱的彈劾當朝儲君,若說其背後沒有人指使,若說他沒有靠山,顯隆帝是絕不信的。

  指使岑文道的主子到底是誰?

  這是顯隆帝必須要去認真考慮的事情。

  其實在顯隆帝看來,岑文道的靠山其實也就是隻有幾種可能。

  齊王、魯王、晉王、楚王、趙王。

  基本上就出自於這五人當中的一個人。

  顯隆帝皇子雖然有三十餘人。但是真正有權勢的,也只剩下了這五人了。

  其餘皇子是不可能收買到岑文道這樣的重臣的,更不敢去挑戰皇儲的權威。

  所以說,顯隆帝覺得這一切很有意思。

  岑文道這步棋其實是投石問路的。

  他本身會造成什麼影響其實並沒有那麼的重要,關鍵點在於岑文道的舉動會引發朝局怎樣的變化。

  如果說因為岑文道這一手棋,引得朝局動盪,那可以真的說是相當的具有震撼性了。

  其實顯隆帝是希望朝局能夠變得更加混亂一些的,至少不要像現在這樣一潭死水。

  只有起了波瀾才有變數,才有意思嘛。

  不然的話一切都是在控制範圍內的,也太沒有趣味性了。

  顯隆帝對於太子當然並不怎麼滿意,但是他也對其餘諸王不滿意。

  他扶持齊王等人的目的就是牽制太子,起到一個把控局勢的作用。

  什麼最符合顯隆帝的利益?

  自然是他的一群兒子們自始至終的內鬥內耗。

  這樣滿朝文武就不會盲目的選邊站隊,就不會威脅到顯隆帝的安全。

  不然的話,顯隆帝感覺還是很瘮得慌的。

  雖然他貴為天子,乃是九五之尊。

  但是顯隆帝仍然明白,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

  莫要說外人,便是這皇族內部的宗室都是一抓一大把。

  如果顯隆帝不能夠很好的確保自己對於局勢的把控的話,是很有可能被人算計的。

  這當然是顯隆帝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今岑文道的這份奏疏算是寫到了顯隆帝的心坎裡。

  他表面上彈劾的雖然是太子,實則是幫助顯隆帝打開了局面。

  因為原本顯隆帝已經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他知道自己不能夠輕舉妄動,至少不能夠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打壓太子。

  不然朝中那些自詡清流的傢伙們是一定會跳出來進諫的。

  這些老不死的傢伙們,張口閉口的就是祖制,就是國本。

  顯隆帝的耳朵都要聽得起繭子了。

  但是顯隆帝又是十分的無可奈何。

  因為他很清楚,他不能夠殺清流,殺言官。

  說到底,這個天下不是他顯隆帝一個人的天下,也不是李家的天下,而是皇帝和士大夫的天下。

  皇帝雖然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士大夫們也不是省油的燈。

  如果顯隆帝貿然對讀書人大開殺戒,很可能會遭到瘋狂反噬。

  這個後果是顯隆帝絕對承擔不起的。

  當顯隆帝意識到了這點之後,他必須要儘可能的確保處於一個最有利的位置。

  他要利用讀書人和文官階層為他做事,他也要確保自己的操作不會導致局面的崩盤。

  可以說,顯隆帝就像是一個棋手一樣。他走出的每一步棋必須既要著眼於眼下,也要關注未來。

  太子也好,諸王也罷,其實在顯隆帝的眼中都是棋子罷了。

  既然是棋子,就都是可以捨棄的,無外乎條件不同罷了。

  能夠坐到顯隆帝這個位置上,都是心狠手辣之輩。

  他們關注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至於別人的死活根本是無所謂的。

  顯隆帝內心很清楚,他當下的操作不容許出現失誤。

  因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如果出現失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身為天子,他要掌控的東西其實是相當多的。

  一個岑文道並不足以讓顯隆帝真的在意,但是岑文道背後的勢力呢?

  這些才是顯隆帝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