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半個世紀的隱秘




數字之類還可以想辦法一一對應,但字母、單詞、文化等等,或許有辦法,但郭效絕對沒有這個能力,他不是語言學家也不是文學家。



從這以後他就完全放飛自我,用拼音或者英文發送自己對這個怪石的問候、咒罵、期待、哀求,有時候也會輸一段音樂旋律,再後來甚至將電視節目轉譯發送過去。



它要求郭效按它的要求建造一枚火箭並將10公斤載荷送入地球軌道,任務期限是369天。



1977年,“喀斯特”又醒了,還是同樣的任務,小團體在過去的十年裡做了大量準備,耗盡家資偷偷發射了三枚微型火箭,終於完成了這個任務。



他成功了,幾乎是立刻就收到了“喀斯特黑石”發送回來的摩斯電文,而且功率也小了許多。



字面意義上的上課,那是一種更為高效的自動化控制電路,正好對應了幾個月前郭效對機器發牢騷時輸入的工作難題,工程師的直覺告訴他‘喀斯特’是正確的。



那個時候的他還不理解Ai能夠通過海量樣本強行破解的方式,又不願意將‘喀斯特黑石’暴露出去,只能藏在地下室裡一點點想辦法‘喂’給它知識。



自行製造火箭與航天器,將人類宇航員送入太空,期限是1107天。



距離“喀斯特黑石”被發現六年後,它終於通過各種亂七八糟的渠道積累夠了充足的學習樣本,準確無誤地表達了自己的意圖。



問候過後它要求通過電視機聯繫,於是一個六十年但的中年人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人工智能。



2002年,‘喀斯特’甦醒再次發佈任務,郭效等第一代創始者都已經陸續去世,後繼者也難以實現這個夢想,畢竟那時候馬斯特碰一鼻子灰的影響也不是假的,但他們開始集中區研究三進制技術。



且不提郭效團隊怎麼利用這些過於超前的知識,“喀斯特”緊隨其後又提出了第二個任務:



1981年,任務失敗。



1990年,“喀斯特”再次甦醒,等待三年後再次沉寂,但此時的郭效終於看到了民營航天綻放的一絲絲曙光,在死去之前想辦法將侄子郭申推向nACA,並開始吸納新成員,正式命名組織為‘黑石’。



“喀斯特”沉寂了,再也沒有對外發出信號,這個時間久到郭效都懷疑那就是一塊大石頭,自己之前是得了精神病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