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生命一號

手差一點摸到綠葉盆栽的羅罕不滿地撇撇嘴:

“你又沒關培養箱,植物還摸不得了。”

“那是我徒弟的畢設,轉基因苜蓿草,也不知道哪出了問題特別脆弱,跟含羞草一樣。

五株最後就剩了這根獨苗,伱搞不好他就得延畢。”

“……”

羅罕這才收回手,比剛才更小心一些地在實驗室裡晃悠,這裡其實屬於外面的半公開區域,倒也沒有什麼需要特別保密的東西。

去年的時候他接手的智慧農場搞得很成功,但市場反響幾乎沒有,後面乾脆被林炬調整方向,研究如何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種地。

要想實現地外基地的物資自給自足,且能夠吃上新鮮的食物而不是嚼合成澱粉,種植園就必須搞出來。

無土栽培雖然也可行,但應用範圍以及適應性肯定不如土壤更好,而且土壤更易獲得。

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是他們的主要研究目標,這兩個地方的土地直接種地其實還真不是不行,阿波羅計劃時nACA就做過試驗,例如豆芽就依然能在月壤(地球環境)中生根發芽,就是發育緩慢而且特別營養不良。

但他們其實都富含多種元素,只要加入缺少的元素適當進行調配,估計種植效果還是不錯的。

不過無土栽培的研究也在同步進行中,這兩個方向前期因為缺少火星和月球的樣本數據進展非常緩慢,直到曙光二號任務帶回來諸多月壤後才迎來了大爆發。

基本上新遠分到的80%月壤都拿去給羅罕試驗合成土了,另外304生物實驗室也加入進來,試圖對栽培的植物進行適應性改造。

栽培植物只要還是集中在白菜、油菜、生菜、黃瓜、西紅柿、馬鈴薯、蘿蔔、洋蔥等已經在太空培育比較成熟、突變不算多的品種,生物實驗室做這些還算得心應手。

羅罕跟著謝苗一路走到實驗室地下一層的區域,然後從開放式的櫃子上取下一隻細長容器,裡面存儲著約60毫升透明的粘稠液體。

這是兩邊合作研發的“生命一號”土壤質量改善試劑,使用時需要先從月表取用風化層的月壤,經過專門的設備篩掉絕大部分金屬、金屬化合物後粉碎,然後放置在封閉種植大棚裡,按比例加入“生命一號”以及純淨水,並均勻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