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赤烏

“世界民眾絕不會忘記核武器曾經給人類帶來多麼可怕的傷害,任何,任何對其使用限制的鬆懈都是危險的,我們依舊呼籲,全面銷燬核武器,放棄可怕的互相摧毀戰略!”

在記者們面前高談闊論一番後的高須幸雄回到車裡後疲態盡顯,他也已經是過70歲的老人,是時候該遞交辭呈了。

倒是這個時候侍從告訴了他一則消息,由多國專家組成的富島汙染調查小組已經抵達江戶,總共來自七個國家的13名專家,一落地就立即開始了汙染評估工作。

……

秦嶺。

在山腳下的森林中被隔開一片區域,用鋼結構搭建起了一座中大型體育場大小的建築,只不過只有框架。

如果用無人機從上空俯視看去,還能發現這個結構整體呈勒洛三角形,在茂密的森林中極其顯眼。

森林中的板房營地裡,帶著藍色工程帽的丁必筠幾乎與施工的工人看不出來什麼差別,幾個月來他就在森林裡現場監督著逐日工程首個地面接收天線陣列的建造工作。

這個名牌大學的教授臉上皮膚變得黢黑,身形也消瘦了不少,但眼睛裡還熠熠閃爍著光芒。

lt;divcss=ot;advot;gt;就在昨天一枚長征七號甲火箭將第一批試驗空間發電衛星“赤烏一號”送上了同步轉移軌道,其實就是一堆太陽能板。

逐日工程啟動以後,航天局又把幾個總工“趕”出去成立了一家專營太陽能電池的民營公司,為逐日工程生產所需的超大、超壽命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隨後新遠也對以“夸父”作為名稱的這家公司注資,在8月份生產出了第一批試驗用的太陽能電池:

k1型摺疊式超大面積太陽能電池:單個展開尺寸11.8*11.8米,有效面積近140平方米,發電能力56千瓦,總重約348公斤,每平米發電量0.4千瓦。

以長征七號的運載能力這次送上去的試驗衛星帶有8個k1電池,抵達靜止軌道後環形展開,中間則是最關鍵的微波發射裝置,整個衛星質量11噸,理論發電能力448千瓦,理論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為410千瓦,傳輸效率91.5%。

現在發射上去的這套系統還是不完善的驗證版,在丁必筠的設想中未來成熟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效率還要再提高24%,達到每平米0.5千瓦,同時微波傳輸效率提高到9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