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財報

“寧德時代:新一代電池充電速度將有質的飛躍。”

“國產新能源品牌新增37%,科工委:預計在202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

“今年全國新增充電樁數量預計增長340%,其中一半以上支持100kw以上快充。”

“……”

2016年的9月,全國汽車市場相比原世界線有了極大變動。

新安汽車以崛起態勢銷量瘋漲,旗下六款車型都賣的很不錯,限制新安銷量的說是產能還真沒錯。

現在新安汽車除了自己生產,還有一小半是南方汽車代工,反正技術都一樣,沒啥區別。

電池、電控、車機這幾方面倒還真受限於芯片供應,現在極大半導體廠商在調整生產線升級,產量有不少影響,而且很多原料被國外斷供了。

還有一個就是高端車型有點缺航天原料,隨著銷量的增加,原本最多的時候有用整流罩或者二級火箭、發動機殘骸做車門或者引擎蓋,現在都只有輪轂、車把手、方向盤之類的小東西了,實在是供不應求。

巨大的銷量為新安帶來了超過100億元的利潤,但兩大股東都默契的沒有要分成,而是先把這些錢投入到基礎建設中。

這個時候全國各地可還沒有遍地的充電樁,為了普及電動車,南方汽車動用關係以及國家補貼,到處瘋狂修充電站,順便就把自家的快充協議普及了。

以後其他車商生產的時候必然要考慮充電樁,為了快充就必須適配新安的協議,購買專用芯片。

在主要城市和稍具規模的地區,,基本都保證了最低限度的充電樁供應,同時新安也積極推動家用充電樁安裝。

這就叫培育市場,城市、高速、家庭都有充電樁,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問題就沒有那麼緊迫了,願意下場的品牌越來越多,用戶也在逐漸增加,又趕上國家的大力補貼時期,一切都在穩中向好。

檸德時代和比婭迪也在開始蓄力,這兩家企業的電池技術已經逐漸從野路子走向成熟,開始對新安的鋰電池組合技術造成壓力。

但後者也沒有閒著,背靠兩家巨頭,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不但通過銷量在刺激供應商開發新電池,自己也在不斷註冊申請專利,依然還是國內Bms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