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863章 援助蘇聯(二十)

  秘書處的同志有點懵,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理解這個命令。何銳看著年輕同志的神色,也沒做過多解釋,因為人類沒辦法真正想象到自己沒見過的事情。從1915年的東北時期開始,中國國防軍在作戰的時候,從來不存在後勤補給不足的問題。何銳政府裡面的同志自然沒辦法去設想數百萬大軍居然會在物資補給不足的情況發動大戰役的可能性。

  何銳補充道:“就把我的建議轉達給中央,中央的同志們肯定能夠獲得這方面的信息。”

  消息立刻用加密線路送回了京城。中央很快進行了情報收集,48小時後,中華文明黨中央得到的情報令素來平靜的胡秀山都站起身,一言不發的揹著手走到窗邊往外看。

  此時華西列夫斯基中將已經提交了新的反攻計劃,斯大林對新的計劃進行了大規模調整。便是如此,斯大林的新計劃在中華文明黨中央看來也不過分。趁著嚴酷的天氣,對距離主要後方基地有著500到1000公里的3百萬德軍發動殲滅戰,屬於非常正確的選擇。

  可進擊的蘇聯紅軍攜帶的後勤補普遍在1周左右,莫斯科北部突擊集群的先頭部隊為了趕時間,只攜帶3天補給,就開始大縱深突擊。

  不僅胡秀山不吭聲,其他非軍事專業的中央委員也都不知道說啥。哪怕是在1922年東北政府與日本開戰後,自詡吃苦耐勞的日本軍隊也沒做到這麼離譜的程度。

  好在此時門被推開,從武漢趕回中央的李潤石出現在門口。何銳不在的當下,李潤石暫時負責中央工作。雖然有些同志們對何銳的決定很有想法,卻也在看到李潤石後鬆了口氣。有了能夠拍板的人,至少這個會議能開下去了。

  李潤石剛走到座位邊,就有秘書遞上了文件。李潤石快速看完後,又將標紅的部分看了一遍,忍不住摸出了煙。

  胡秀山此時也回到座位上,對李潤石說道:“李主席,蘇聯本就缺乏持續作戰能力。現在攜帶的物資更不足以實施長時間突擊。斯大林的計劃無法成功。”

  李潤石沒有立刻回答,他一口口的抽著煙,皺著眉思索。中央的同志們就這麼等著,那些不樂見李潤石執掌中國未來的同志們都覺得李潤石的反應比起何銳來說慢了太多。如果是何銳主持會議,此時肯定給出了回答。

  就在有些人認為李潤石會持續沉默的時候,李潤石開口了,“現在需要關注的並非是蘇聯的追擊,而是德軍會不會落入拿破崙曾經落入的撤退陷阱之中。在面對極為不利的戰況時候,撤退到安全的地區是看似最合理的選擇。但德軍一旦撤退,只會變成一場大潰敗。在大潰敗中,德軍將拋下所有用不到的武器裝備。這將讓德軍明年繼續作戰的能力大大受損。所以,德國上層會選擇原地固守,一步不退的方案。”

  胡秀山從聽到李潤石講述開始,注意力就非常集中。因為李潤石的思路是站在極高的戰略層面的思考,胡秀山只在何銳這裡才見過能夠直入核心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