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621章 競選(一)

  更直白點,當年姜太公封齊國,當時齊國有兩位賢者,對於國家治理非常精通。齊國國君姜太公邀請兩位入齊國的官府為官,兩人拒絕了。齊國國君姜太公立刻派人誅殺了這兩人,原因非常簡單,在野的人不該有這樣的能力。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如果是歐美的選票制度,在野黨與執政黨輪流當政,在野黨是未來的執政黨,有理解國家營運的能力也是應有之事。但是在現階段,在野黨不可能變成中國的執政黨,那麼在野人士擁有理解國家的能力,又不肯加入執政黨,對其定義就很難是正面的。

  這些理念在李潤石腦海裡翻騰著,讓李潤石不由得思考起國家制度層面的問題。但是幾千年來,在野與執政之間的關係始終沒能完全理清。

  歷史上唐太宗非常重視科舉制,說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那是因為科舉制度下,上下層之間的流通渠道終於被打通,科舉制度下有學問的人都不琢磨去推翻朝廷了,而是去通過考試一心求官,有利於鞏固皇權。

  但是這話也就是說說而已,李世民,李治、武則天三代,推舉科舉,打擊削弱門閥,武則天時代甚至搞出了來俊臣、周興這樣的酷吏,瘋狂打擊門閥勢力。但是最終到了李隆基一代,上升渠道還是被把握在關隴門閥手中,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到了宋代,明代,科舉制度雖然毀滅了門閥,卻形成了地區性的利益集團,國家還是被拖垮了。

  滿清時代搞少數民族特權,壓迫廣大其他民族,最終把中國的創造力毀滅殆盡,面對外來侵略一敗塗地,喪權辱國。想單純靠教育解決問題,歷史上的經驗也不容樂觀。

  李潤石點了根菸,默默的思考著。歐美的那套制度更是瞎扯淡,西班牙與葡萄牙曾經搞了“教皇子午線”,把地球一份二位,現在這兩個國家早就龜縮歐洲,不成氣候。

  現在的英法兩國靠著凡爾賽體系佔據了最大的全球秩序的利益,能夠掀翻凡爾賽體系的國家也有中美兩國,現階段只是兩國都基於自己的利益,加上沒有做好準備,戰略時機也不到,所以兩國沒有發難。

  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執政與民間的關係依舊沒有一個成熟的解決方案。雖然何銳政權的領導下,民間的智庫只是一個專業組織,文明黨作為執政黨,正空前強大。在知識結構上處於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暫時看不出徹底解決執政黨與在野之間關係的最終方案。

  李潤石最終做了個決定,先看看智庫的能力。在未來,隨著知識的擴散,在野的知識分子能力的確會快速提升,現階段的智庫能力也未必真能達到超過執政黨的程度。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三天後,智庫成員應邀而來,給宣傳部進行了一次培訓課。看得出,這些民間智庫成員意氣風發,準備給政府成員好好講講課。課程只開始了二十分鐘,前來聽課的宣傳部成員們大多皺起了眉頭。

  這幫民間智庫的成員都覺得自己有專業知識,但在政治理解上開始暴露出其完全不成體系的知識結構。這些民間智庫認為他們獨創的理解方式,文明黨早就結束了這種分析方式的討論,其深度與廣度根本不是這幫民間智庫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