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547章 出訪歐洲(十二)

  收音機裡傳出何銳的聲音,他的英語聽起來與英國腔無關,而是美國味兒,“當時的中國農村已經處於實際破產階段。在我執政之前,全中國有9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40%的人口掙扎在死亡線上。每年都有數十萬人因為飢餓而死。只要出現自然災害,就會有上百萬人死去。我的政府決定實施土改的原因很簡單,為了讓中國人民遠離被餓死的威脅,中國農村必須進行破產重組。通過破產重組,讓所有中國國民都能得到賴以為生的生產資料。”

  BBC記者聽何銳的回答完全沒有觸及土改中大量的鎮壓與殺戮,也沒有去問這個問題。因為這麼問十分失禮,何銳也有很多方法避開。最重要的是,現在英國的短期目標是拆散中法合作。公開得罪何銳與英國短期目標完全衝突。

  所以BBC記者問起了下一個問題,“那麼中國人民現在已經得到了幸福生活麼?”

  “距離幸福生活遠的很。中國政府只是完成了土改政策,中國人民每年的收入剛能夠讓他們擺脫了生死線。但中國人民依舊很貧困。”

  見何銳完全不自吹自擂,BBC記者只能繼續問道:“我們注意到,您正在推行一個雄心勃勃的工業計劃。您能介紹一下這個計劃麼?”

  “談不上雄心勃勃。我們的工業計劃只是一個符合中國現有國力的計劃。從法國進口工業技術與設備,完善中國的工業體系。現在中國gdp總值679億中國元,稅收大概200億元。中國元與英鎊的匯率大概是10:1,現在法郎與英鎊的匯率是100:1。中國政府借了200億法郎,相當於20億中國元,2億英鎊。想想看,中國人口近5億,一個人平均0.4英鎊。這個數字真的不大。”

  英國國內對中法經濟合作進行了大量報道,聽眾們大多沒有能力分析,只覺得中國好像和法國搞出了天大的合作。聽到一箇中國人只平均到了0.4英鎊,大多數聽眾就覺得這個合作計劃說是非常一般。

  1926年英國礦工大罷工,礦工們一個季度的平均的工資為34英鎊6先令4便士。與0.4英鎊比,英國礦工的工資可高多了。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與普通英國聽眾不同,鮑德溫卻聽出了何銳其實在偷換概念。這筆無息貸款根本不是發給中國民眾去消費的,而是用在工業建設上。工業建設每年都會帶來利益,被何銳輕描淡寫的一回答,大規模工業建設居然成了人均0.4英鎊的貸款。

  BBC記者明顯也很懂,他立刻追問道:“但是工業建設將提升中國的實力。您認為這種實力的變化不值一提麼?”

  “在中國政府的經濟理念中,要增加的是中國人民的消費力。消費力提升,經濟就活躍起來。工業投資能夠提升消費了麼?大概能提升一些城市中的企業訂單,能拿到政府訂單的企業將增加收入。但是普通人民拿不到政府訂單,他們的消費力就沒辦法提升。由於中國現在80%以上的人口都是農村人口,所以,投資首先要提升中國農村的農產品產量,譬如通過合成氨化肥提升畝產量。如果農民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增加,他們就能出售更多糧食,從而增加消費力。提升農產品的畝產量,任何農業學家都可以告訴大家,這並不是一件速度很快的事情。”

  聽到這裡,不僅是鮑德溫,那些在收音機前的英國的學者、企業管理人、商人中有見識的都有些被何銳的計劃震動到了。何銳可以說的輕描淡寫,但是這個普遍提升中國畝產量的計劃如果完成,哪怕是提升5%,80%以上人口是農村人口的中國國家的收入提升4%。一個國家的整體收入每年增加4%,對於當下的世界來說絕非緩慢的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