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393章 血寶石(十三)

  說這話的這位本是抱著說點俏皮話緩解一下會場氣氛的打算,然而說完之後不僅沒達成目的,反而遭到了一陣白眼。這位當即閉口不言,只等著別人說話。

  黃炎培作為主持人,心中情緒翻動。他與何銳並沒有交情,只是很欣賞新政府的功業。不管是統一中國,或者是擊敗日本。對辛丑條約之後的任何中國政府,都是足以使其坐穩江山的功績。所以知識分子們對新政府的很多政策未必贊同,卻也沒有人真正跳出來反對。

  若是何銳此次真的能逼得英國以對等方式與中國建交,其攻擊絕不亞於擊敗日本,甚至更在其之上。黃炎培的確期待新政府能做到,卻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惶恐。

  如果勝利竟然如此輕鬆,不過十年時間就能達成。那麼知識分子們過去十幾年中所作所為,又該如何評價呢?過去十幾年中,知識分子對於何銳談不上敵對,卻也絕不能說是合作。那群北洋的土包子大帥們只知道爭權奪利,倒也罷了。自詡能夠找出復興中華的知識分子們對復興中華的道理視而不見,又該如何評價?

  而且當下何銳已經寫出了對英對戰的戰略考量,如果真出現何銳打贏了戰爭之時,知識分子們尚且搞不明白戰略的局面.黃炎培幹過非常多的事,1908年前,黃炎培就興辦過小學、中學,1908年與童世亨等共同創辦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為浦東最早的供電設施。之後當過《申報》記者,還興辦了兩所大學。

  其間還到外國考察,視野得到了極大擴展。所以看到何銳的戰略,黃炎培直覺的感受到,知識分子們單憑自己的理解,是完全有可能到了戰爭結束之時還搞不清楚何銳的戰略。也就是說,一直自以為敢為天下先的中國知識分子們已經落後於新政府,還落後了許多。

  此時臺下已經議論紛紛,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應該先將新政府的戰略搞明白。黃炎培聽到這些,便說道:“諸位,以我觀之,何先生並非藏私之人。所說的當是政府的戰略。此事還望諸位只是在我等之間討論才好。”

  臺下已經有人不高興了,陳獨秀不快的說道:“黃先生以為我等是什麼人,難道還要拿了這些去告訴外國人麼?”

  不過更多的人並沒有接腔。因為大家覺得黃炎培的提醒未必沒有道理,中國知識分子們和外國的聯繫其實是有的。不過這種事情想想就罷了,若是說出來,那是一定要大大的得罪人,在圈子裡面成為眾矢之的。

  黃炎培對此也心知肚明,他此時能說的也只有這麼多。不過黃炎培此時想到的卻是自己或許應該接受趙天麟的邀請。兩個月前,趙天麟親自登門,邀請黃炎培出任民國教育部長。理由很簡單,趙天麟主管科教文衛,太忙了。此時民國局面已經穩定,自然要尋找適合的人將這些工作安排給能幹的人。黃炎培就是趙天麟認為能夠接管教育部長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