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294章 中日總動員(六)

  1896年3月9日凌晨3時左右,金九在回程途中的大同江畔鴟河浦(位於安嶽郡)的一家旅店吃早飯時,發現了一個短髮者形跡可疑,在聽他和旁人說話的過程中,發現他雖自稱是姓鄭的黃海道長淵人,但口音不是黃海道口音,身上還帶著刀。金九斷定他是一個假扮成朝鮮人的日本人,甚至懷疑他是殺害閔妃的三浦梧樓的同黨,不禁怒火沸騰,當眾將他踢倒在地,並奪起他的刀,向他一陣亂刺,又喝了他的血,還問朝鮮旅客誰是他的同黨,眾旅館都跪地求饒,最後他沒再殺人。然後搜索其身上物件,發現是一個叫土田讓亮的日本陸軍中尉,讓店主人李化甫將他的屍體丟到江裡。對於土田讓亮身上的800兩錢,除了用於付船錢的75兩外。其餘都給李化甫,讓他救濟窮人。他還讓李化甫寫了張“為國母報仇殺此倭人”的佈告,並署名“海州白雲坊基洞金昌洙”,貼在通衢,隨後揚長而去,

  由於朝鮮官府效率低下,所以遲遲沒有把金九抓捕歸案,金九也不聽父母之勸,留在家裡等著被抓,最終在6月21日束手就擒,押到海州監獄拷問,大約兩個月後又移送仁川,由日朝官員會審。

  金九在受審時慷慨陳詞,並向日本人罵道:“所謂萬國公法裡,哪一條文規定簽訂通商親善條約後,可以殺死一個國家的國王或王后?……在我有生之年,誓報此仇,死則變成厲鬼也要殺你們國王,而且非把你們倭寇消滅得乾乾淨淨,來洗雪我國的恥辱不可!”

  1897年7月下旬,金九以殺人罪被判處絞刑,擬於10月2日執行。行刑那一天,死刑名單被送到朝鮮高宗那裡最終複核,一名官員告訴高宗,其中的金昌洙(金九)是“為國母報仇”而受到如此審判。高宗大為感動,馬上命法部致電給仁川方面,通知取消金九的死刑,擇日再審。行刑的那一天,金九正看著《大學》,平靜地等待死期,免死的消息傳來時,整個監獄喜氣洋洋,獄卒對他的態度也好了不少。但金九仍被關在監獄,金周卿等社會熱心人士想方設法甚至變賣家產救金九出獄,為此找到法部大臣韓圭卨等朝廷大員說情,但因為事涉日本,故朝鮮政府中沒人敢答應。在獄友的幫助下,金九弄到了一些錢財,又託父親在探監時帶來鐵三稜。1898年3月19日,他向值班獄卒行賄,設宴招待他們,等獄卒都喝得酩酊大醉,便與幾名獄友用鐵三稜鑿開牆壁,成功越獄。

  金九第二次入獄期間,把名字改為在朝鮮語中與“金龜”同音的“金九”,因為“金龜”是在他日本殖民當局的戶籍上登記的名字,改名也是脫離日本束縛之意,這是他最後一次改名。同時,他還將自己的號“蓮下”改為“白凡”,意思是他是像白丁(屠戶,是朝鮮當時最受歧視的職業)一樣的凡夫。他在獄中表現良好,加上明治天皇駕崩、大正天皇登極等因素,所以刑期被減為5年,1914年移送仁川監獄,同年夏獲得假釋,在安岳家中被監視居住,以經營農莊為生。

  1919年,三一運動爆發,許多朝鮮人都通過高喊萬歲來表達獨立訴求,金九以前的同事和學生們都去公眾場合喊了“萬歲”,唯獨金九沒去,表示“獨立不是高呼萬歲就能爭取到的”。看守他的日本人見他沒參加三一運動,便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金九趁機脫身,去沙裡院登上到新義州的火車,冒充木材商,偷渡到了中國安東(今遼寧丹東)。在安東停留一週後,他與十五名朝鮮愛國志士會合,搭乘英國怡隆洋行的輪船,於4月13日抵達上海,開啟了他長達27年的中國亡命生涯。

  金九剛來中國之際,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剛成立於上海法租界,金九也加入了這個政府,並當選內務委員與臨時議政院的議員。又被任命為警務局長。對於臨時政府而言,警務局無法負責一般國家的警政問題,而是負責防範日本的偵探活動、保衛臨時政府成員的安全、糾察獨立運動者的變節活動,並與日本間諜和朝鮮奸細展開地下鬥爭。除了在臨時政府任職外,他還加入了新韓青年黨,當選在滬韓國僑民團(大韓人居留民團)的議員。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

  聽了此人的生平,吳有平只覺得精神一振,疲憊都消失了。他覺得自己能理解何銳為什麼會對金九高看一眼。這樣的豪俠之人,與吳有平完全有共鳴。而吳有平當年就是抱著這樣的一腔熱情在看了何銳的著作後認為何銳有能力解放中國,才在四平攔住何銳,請求加入。

  能走到今天,吳有平只覺得死都沒什麼好遺憾的。想來金九這人也是如此。

  長嘆一聲,吳有平暫時結束了這次聽取報告的過程。回辦公室的路上,吳有平心中有些遺憾。東北政府對這次戰爭有著規劃,一旦戰爭結束,就要將整個朝鮮交換給日本。如果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日本絕不會議和。

  橫生枝節,只會讓議和失敗的可能增加。哪怕是再同情金九,吳有平也沒辦法與金九合作。不過吳有平覺得自己能理解何銳為何要與金九接近,議和結束之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就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