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破曉 作品

第182章 軍人們的煩惱(三)

  鄧金生家是最早‘聽政府話’的一批人,不過那時候向日葵只是剛開始推行,不等長出個結果,鄧金生就已經奉命到俄國白衛軍這裡當了聯絡人。此時聽到家裡日子好過了,淚水和口水都不禁湧出。

  抹了眼淚,嚥下口水,鄧金生歡喜的說道:“等回了家,俺一定要嚐嚐鮮。”

  鐵道兵團有固定供應,每個月都有油票。出來這麼久,擔驚受怕,更是吃不好。司機也擦了擦嘴角,大聲應和,“就是要嚐嚐!沒吃過這些,覺得這輩子都白活了!兄弟,俺家是黑龍江的,咱們能在國外見面就是緣分,回到哈爾濱,我請你吃!”

  鄧金生哪裡還想到客氣,大聲答道:“好嘞!你請吃,我請客!”說罷放聲大笑。

  與火車車頭裡面的歡聲笑語不同。高爾察克與留在約定地等他的白衛軍副參謀長正在進行著一場氣氛訝異的談話。

  副參謀長尼古拉耶夫神色焦急,“閣下,我們還是不要利用中國人的鐵路。他們看中的是我們的黃金。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

  高爾察克當然知道東北政府的目的是賺錢,毫無援助白衛軍的打算。但這筆黃金與當下的局面相比,已經不那麼重要。俄國臨時政府既然已經東逃,接下來能依靠的力量就只剩下日本政府,高爾察克問道:“尼古拉耶夫,日本政府的態度如何?”

  尼古拉耶夫副參謀長神色中都是悲憤,“日本政府提出,要我們割讓庫頁島與千島群島,才能支持我們。而且日本政府要求在海參崴擁有特權,久加諾夫參謀長正在與日本政府代表爭執。”

  高爾察克並沒有感覺意外,如果日本政府什麼要求都沒有提出才令人訝異。此時俄國臨時政府必須依靠外國的勢力堅持下去,才有可能反攻勝利。至少,需要得到世界強國的支持與保護才能繼續存在下去。高爾察克必須堅持到那個時候。

  想得到日本的保護,就得有足夠的本錢,高爾察克詢問起副參謀長關於人員撤退的情況。副參謀長此時神色也稍微平靜了一些,“中國人運來了煤炭和糧食,雖然大家都在捱餓,至少還沒餓死。不過中國人不許我們進入他們的國境,他們威脅我們,如果我們逼近他們的邊境,就會按照約定裡面的緊急條款行事。”

  高爾察克本就對裡面的緊急條款不很清楚,詢問了副參謀長才確定,“東北政府將不再提供任何糧食物資,並且從我們放在東北銀行的黃金中扣除火車押金,如果火車不能安全回到他們那邊,東北政府就要沒收這些押金。”

  “我們在中國那邊還有多少黃金?”高爾察克問。

  “還有31噸。”副參謀長答道。

  高爾察克擁有沙皇俄國在喀山的金庫,裡面有500噸黃金。之前購買中國的武器物資,已經花掉了近200噸,還有100噸通過東北銀行轉入了英國那邊。

  英國方面在俄國內戰之初提供了不少資金支持,當高爾察克與鄧尼金戰敗後,英國就中斷了支持。至於法國人,他們在遠東並無力量,只是吊著捷克軍團,讓捷克軍團的代表在俄國臨時政府中充當法國的傳聲筒。

  到了現在,高爾察克已經與捷克軍團分道揚鑣。左思右想,高爾察克有了個思路,“等我們到了貝加爾湖,要求中國人立刻提供一批糧食,我們不要等,立刻南下,在路上接住糧食,大家步行前往海參崴。”

  副參謀長沒想到高爾察克居然要在這寒冷的初冬步行行進千里,前往海參崴。一時間不知道該是感動還是驚愕。但轉念一想,也不再反對。中國人的運輸服務是收費的,如果把上百萬人送到海參崴,臨時政府的金庫裡面什麼都留不下來了。

  如果是步行前往海參崴,就能節省下大量物資金。這也是俄國臨時政府最後的本錢。

  消息通過鄧金生攜帶的無線電發送到瀋陽,很快就被東北銀行上下所知。東北銀行的行長叫王永江,乃是張錫鑾時代舊東北官僚體系中的一位。何銳執政後,對舊官僚們進行了逐步替換。在舊官僚中不僅沒有被替換掉,反倒脫穎而出的,王永江算是第一人。

  王永江1872年出生,奉天金州人。少時博覽群書,才學過人,為人頭腦敏捷,又善醫道,在遼陽警政供職期間,恪盡職守,深得袁金鎧賞識,被提拔為奉天省城稅捐局長。

  因為王永江這股子文人範兒,任職期間並無貪贓枉法的事情。留任後通過了政審,在土改中頗為努力工作,在一眾因為土改而如喪考妣的舊官員中真真是鶴立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