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憶 作品

第960章 無道

    其二:在修道途徑上:小乘主張眾生自救,人人都能經過修道而進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則主張不僅要自渡,還要兼渡他人,認為只要虔誠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

    其三:在哲學理論上:小乘主張“我空法有”否定主觀的真實性,但不徹底否認客觀存在 ;大乘主張“法我皆空”,不僅否定了主觀的真實性,也否定客觀的真實性,是徹底的唯心主義。

    其四:佛在修行上要超脫生死輪迴的途徑:小乘認為必須自己切實修行,甚至要出家過乞討度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張信徒可以作為居士,照常過家庭生活、經營,佈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誠心念佛,就可以超脫輪迴。

    以上四點作為一個對比,相信很多人都會出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小乘佛教似乎與中國最初的原始道教非常接近。但聰明人也同樣發現,與大乘佛教相比,小乘佛教在傳道上又具有先天性的劣勢。

    因為從教義上坎,小乘佛教主張自己乘著佛法而解脫,並主張不回頭過來救度其他的眾生,所以稱為小乘。這並不是小乘佛教自私,而是佛認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領悟佛法中的那些高深法理的。修行這個東西,靠的是自己去“悟”,而不是靠聽,一切隨緣,不能強求。那麼信佛這件事,就註定是屬於少數人的,他們在過去就都是神職人員。

    而大乘菩薩是上求無上佛道而自己解脫生死,下化無量眾生同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大乘。它認為佛是具有包容性的,不管你是否讀過書,什麼年紀,什麼職業,有沒有做過惡,只要你信我,我佛都會接納,並且指引你去完成自我輪迴的實現。所以,它認為佛並不是屬於某些權貴和高級階層專屬的,而是普世的。

    也既是說大乘、小乘,乃是一種比喻。大乘喻能渡無量眾生,小乘喻渡少數眾生。

    說白了,原始的佛教是因為有一個人通過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來了一堆理論,於是他就做了一些和別人都不一樣的事情,起初大家都覺得這個人很異類,但一聽他所說的那些話好像又很有道理。於是,有些人開始模仿他做的那些事兒,試圖去重新體會這個世界,當然,每個人總會得出的結論或許是不同的,但他們的最終目的是達到一種天人渾合,與無邊無相的虛空合一的境界,也被叫做:阿羅漢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