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唐韻 作品

第138章 線索來了

  陳言並不擔心王嶽會就此頹廢不起。

  他上次見到王嶽時,就發覺這人有相當的潛力,於是讓張大彪問清了其身世來歷。

  這人過去經歷坎坷,幼時家境還不錯,父母小有田產,算是富農級別。

  因此他方能接受教育,還跟人學了拳腳。

  曾幾何時,他也曾有過夢想,渴望有一天搏得功名,成為人上之人。

  然而冀州災情日漸嚴重,家裡也漸漸沒落,到他十六歲時,不得不重新操起農具,幹起農活。

  五年前,父母因為糧荒和疫病而先後亡故,留下他和尚還年幼的一弟一妹。

  哪知道同年冀州鬧起了民變,兩個弟弟和妹妹和他失散,只剩他一人。

  這次冀州再次大規模民變,在家鄉頗有威望的他只好帶著父老鄉親出逃。

  換了一般人,遭受如此坎坷的經歷,早就被打擊得消沉不起。

  但王嶽卻一次次從打擊中重新振作起來!

  此人是天生樂觀向上的那類人,打擊只會讓他更加成熟和強大,絕不會就此沉淪。

  好一會兒,王嶽才重新抬起頭,說道:“多謝大人指點,小人明白了。若沒有其它事,小人回營房打掃了。”

  陳言笑了笑,道:“扯了半天閒話,正事還沒說呢。王嶽,你可聽說過公孫城這個名字?”

  王嶽一呆:“大人怎知道他?”

  陳言雙眼一亮。

  他果然知道!

  公孫城此人到各地煽動民變,之所以能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只找各地百姓中威望高的人,然後將之當成棋子,由其去帶領百姓鬧事。

  陳言理清公孫城的這做法後,第一反應,便想到了王嶽。

  王嶽在他家鄉,便因行俠仗義和打抱不平,以及判事公平公正,而備受父老鄉親的尊重。甚至後來出逃避災,他也是眾人中的領袖。

  所以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向王嶽提出此人的名字。

  哪怕王嶽沒接觸過公孫城,他也可幫忙在那些難民間調查是否有人見過公孫城,比陳言自己去查要方便和有用。

  結果運氣這麼好,一試就著!

  “你見過他?”陳言不答反問。

  “不只是見過,這人還找過我好幾次。”王嶽有些遲疑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