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圖李的貓 作品

第十六章 兩袖清風,士子風流


  兩袖清風,士子風流

  陽光正烈。

  何晨盯著看似如玉盤大小的太陽,嘴唇有些發乾,臉色也有些發白。

  他先被姜敬言的骨鞭狠狠打了一頓,隨後又強行抗住了王思和的橫笛,舊傷未愈便又添了新痕。

  面前的這位小先生,雖然有些羞澀,可聲明在外,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何晨嘴裡有些發苦,心裡也有些苦。

  別說他傷未愈,就是完好的狀態下都不一定是這孔德維的對手。

  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最近孔德維和柴薪桐走的極其的近,除了兩人論道的精彩表現外,實力也肯定能得到彼此的認可。

  乞丐和富豪很難成為朋友的,也許有特殊的例子,但他相信這兩人肯定是棋逢對手,惺惺相惜。

  柴薪桐都能擊敗擁有字的姜敬言了,同樣,孔德維自小仁德遠播,學究天人,實力不可能差很多,他不敢確定這孔德維有沒有煉出了字,可他確定,自己不是他的對手。

  何晨看了一眼孔德維,低垂著頭。

  對於一件幾乎沒有可能做成的事有沒有必要進行下去,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他又陷入了在啟蒙時代私塾先生們常提的問題。

  小時候,他永遠是舉手回答問題最積極的小學童,想到當初他的答案,他開始有些否定曾經的自己了。

  這個問題和他之後遇到爬山的問題有幾分相似。

  登一座高山,是趁興而去,盡興而歸;還是要征服它,要站到最高處,一覽眾山小?

  小時候,他對於過程或者結果的思考已經變了。

  他記得,還是學童啟蒙時的那位先生問他的這個問題,那位先生也由小時候的私塾先生變成了他們幽州的小先生,同時成為了他的先生。

  先生問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想了想說道:“爬山一事,因人而異。心懷天下者必要登頂;一日三餐,家長裡短就能滿足的人也可趁興而去,若看到心滿意足的風光,那也足夠了。

  小先生眼睛眯了起來,那道目光和夕陽一起照在了他的臉上。

  他第一次覺得夕陽有些燙,照得他臉都有些發燙。

  “你呢,若是你,心懷天下還是小康之家便能滿足?”

  那個夕陽下,他第一次見到了小先生失望的眼神。

  小先生一句話沒說,搖了搖頭,一個人走出了學堂。

  他是他的小先生,獨一無二的小先生,但也是別人的先生,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自那之後,他自由的時間更多了,他和那些學兄一般,漸漸的歸於平凡。

  若不是當初的那件事,想來他如今不能站在這裡,而是在家頭懸樑,錐刺股仔細研讀聖賢經略,渴盼著在春試或者秋試中能夠榜上有名。

  他來之前,他的大先生已經病危,幽州大先生的責任很久之前他便擔著了。

  幽州毗鄰西邊的蠻夷之族,他們夫子廟的日子也難熬得很。

  一座破茅屋,大風一吹何晨便要一路小跑去把那些在風中飛舞的草抱回來,然後爬上四面漏風的房子,用幾塊大石頭壓好茅草屋的頂。

  臨行之前,他放下了手中的筆,咬著牙去山上砍了幾截木頭,手上磨起了泡都絲毫不在乎,急忙跑去借了一些工具來,把那茅草屋改成了木屋,只不過他第一次做木工,著實有些醜。

  不過,再醜都能遮風擋雨;再窮都改不了大先生和他的初願,雖有漏風茅屋,可其庇佑天下寒士的決心從未改變過。

  大先生睡在病床上,氣若游絲,可還是倔強的說道。

  “你一定……要去……長安看看,長安啊,那裡的文人能夠得到尊重,你詩文寫得好,還可以在最好的酒樓裡免費喝酒哩。”

  大先生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虛弱的笑容。

  “我呀,是沒那個機會了,此去長安,你要努力的成為小夫子的徒弟,以後呀,你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是我們的約定。”

  大先生笑笑,把手握成了拳,朝著他的胸口敲了敲,隨後把那拳頭放在了自己的胸口之上。

  何晨滿眼含淚的點了點頭,大先生緩緩的說道:“記住啊,我們別無退路,只能往前,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去爭一爭,看一看。要登臨絕頂,必無懼生死。”

  何晨突然想起了當初先生問他的兩個問題,若有所思。

  他轉過頭的時候,先生已經閉上了眼,嘴角含笑。

  剛剛還在流淚的何晨嗚咽了兩聲,卻哭不出來了,他抹了抹眼淚,開始走街串巷。

  小時候,他有很多同年的學兄,先生也有一些收入,帶著只有一個名字的他,日子也算不得難熬。

  後來啊,學兄們學了一些數術,幾兩肉或者白菜多少銀子算得出來,便也退了學。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夠會簡單的算一下,便足夠回去幫忙賣賣菜或者肉了。

  還有一些學兄,不知道從哪學到了一句話。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們似乎在書中找到了他們的顏如玉,便鬥志昂揚的去守邊關了,生死未知。說起來也又有些可悲,讀書的人從書中讀到了不讀書的理。

  只有何晨,一直跟著學習,連飽腹都難。

  他連葬那位大先生的錢都沒有,更別說上長安了。

  他走街串巷,找到了做買賣的同窗們,可卻難以開口。

  那些人的市儈,他學不來,更不會,他們彎著腰,賠著笑的找著別人同伴。

  何晨想了想,挺直了腰桿,從他們面前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