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 作品

第446章 大目標

    其他人,雖然最差的也做到大店店長的位置上,但距離這倆人還是有些差距。

    苗雨也想再進一步,畢竟那意味著更高的收入。

    人難免比較,慾望往往是前進的動力。

    如果一個人無慾無求,基本就失去了動力。

    苗雨的努力,也看在呂冬和杜小兵眼裡,倆人私下裡開過不少次小會,打算進入九月份之後,就前往島城,正式開拓太東半島市場。

    只要在泉南扎穩腳跟,下步進軍太東周邊的省市市場,呂氏餐飲將進可攻退可守。

    八月份的公司會議上,呂冬也提出了公司的大目標——成為全國第一流的連鎖餐飲企業!

    實現這一目標不容易,民營企業每一步發展都如履薄冰,大計劃上走錯一步,可能就萬劫不復。

    呂冬兢兢業業,不敢稍有放鬆。

    國內太多的民營企業,都死在了前三年,能熬過五年的寥寥無幾,能真正做大的更是少之又少。

    特殊的營商環境下,民營企業何嘗不是摸著石頭過河。

    呂氏餐飲多少好一些,呂冬這邊總有些優勢和可以借鑑的經驗。

    從營城回來,呂冬收到一份請柬,老劉的乾果炒貨鋪子重新開業,只是門頭換了,位置比不上呂冬第一次幫他找的那個。

    老劉給呂冬打了電話,呂冬也就和宋娜專門去了一趟,老劉吸取經驗教訓,只讓劉洋打下手,店裡從進貨到賬目支出,全是他親自管著。

    “沒辦法,我能咋辦?”

    農貿市場的店外面,看著金日開業的大紅招牌,老劉對呂冬和焦守貴說道:“他原來挺好的,誰知道有了點錢,全都變了。”

    他情緒有點低落:“老了,老了,誰知道真變成了為兒子活。”

    呂冬只能勸慰道:“一步步來,多花費些時間,總能把人帶回正軌。”

    焦守貴也說:“好好幹,好好掙,日子總有奔頭。”

    老劉點點頭,對倆人說道:“呂冬,守貴,大恩不言謝,以後有用到我老劉的地方,刀山火海。”

    “劉叔,這話言重了。”呂冬趕緊說道:“咱們之間,不用說這些。”

    老劉是個好人,也是個實在人,但攤上這麼個兒子,後面的日子要艱難不少。

    換成誰,都不可能扔了兒子不管。

    離開農貿市場,呂冬、宋娜和焦守貴一起往外走,焦守貴說道:“你心軟,換成我,可能就不管了。”

    呂冬說道:“老劉畢竟幫過我。”他回頭看一眼:“也是最後一次了,我不可能無限幫。”

    焦守貴說道:“咱們這幫老夥計,哪個不是沾了你的光?”

    宋娜接話:“呂冬,你做的挺好了。”

    呂冬笑了笑,就像他說的這樣,老劉這邊他能幫的都幫了,如果劉洋不改,也就只能這樣了。

    回到公司,呂冬和宋娜讓人將打包的東西,送去大伊萬的宿舍裡。

    都是呂家食品的產品,大伊萬好吃這一口,如今要走了,多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