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一章 因為是人

  “將軍有什麼要求,儘管開口,熙定當盡力。”

  閻柔坐直身子,開口道:“感謝使君抬愛,柔只求有一立錐之地足矣。”

  閻柔敢說,袁熙可不敢信,條件開的低了,誰願意效忠自己?

  他開口道:“聽聞將軍是廣陽人?”

  閻柔答道:“正是,閻家久居邊關數百年,其間漢胡通婚,存續至今。”

  他說這句話是,心裡還有有些七上八下的,雖然袁熙早先和鮮于輔談的很好,但是誰知道他會不會拉一個打一個?

  如今閻柔鮮于輔選擇也是不多,連劉和都歸附了袁熙,自己這些人想要立足幽州,總要有個依靠。

  閻柔已經做好了賤賣的準備,沒想到袁熙開口道:“兩位如今寸功未立,難以服眾,我想暫時委屈兩位,請鮮于兄為廣陽太守,閻兄為山谷太守,如何?”

  上谷郡在漁陽郡西,廣陽在漁陽郡東,三郡相連,閻柔和鮮于輔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色,連忙答應。

  太守已經是二千石官職,雖然比閻柔先前那個搶來的烏丸校尉差一些,但畢竟是有袁家明正言順背書的。

  不過雖然如此,閻柔也是心頭微微有些失落,因為烏丸校尉這個職位名頭大一些,能夠調動烏桓牧民,其次閻柔心裡,還是希望能和塌頓單于對抗的,畢竟兩邊都要爭烏桓的領頭人。

  袁熙看了郭嘉一眼,郭嘉會意,對閻柔鮮于輔道:“將軍可知這廣陽漁陽,漢民和烏桓鮮卑的關係如何?”

  閻柔遲疑了一下,說道:“據實說的話,其實關內各族混居,早已經難分彼此,大家所苦者,其苛捐雜稅,兵役勞役更甚,對於兩族分別,甚至漢庭是誰當家做主,幽州大部分邊民,並不是很在乎。”

  袁熙心道這倒是實話,彼時若沒有世代血仇,其實邊民並不注重民族之分。

  郭嘉又問:“那關外那些人呢?”

  閻柔道:“關外遊牧為生,每逢氣候變冷,牧草不生,便會入關劫掠,關內便民苦不堪言。”

  “他們劫掠時,可不會分漢民還是鮮卑烏桓,所以在我們看來,雖有同為一族,但心並不齊。”

  袁熙聽了,微微點頭道:“關於這點,我有些想法。”

  他簡略說了開挖溝渠,廣種稻田,將其作為長城之後第二道防線的做法,最後道:“這樣的話,將來廣陽漁陽,便可有效防止北面外族襲擾,同時半耕半牧,應該會比現在生活好一些。”

  閻柔聽了,說道:“使君想法確實高明,唯一麻煩的,就是頗為消耗人力物力,且最少需要數年,甚至十年時間。”

  鮮于輔也擔憂道:“開挖河道,需要徵發勞役,只怕不是所有人都能擁護。”

  袁熙明白兩人說的都是事實,打下一地後,需要安撫當地百姓,減免數年租賦以收買人心,方位方策,哪有這樣上來就大興土木的?

  要知道,徵發勞役,最容易引起民變,需要慎之又慎。

  郭嘉出聲道:“公子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才對兩位委以重任。”

  “這不是簡單的徵用勞役,而是有報酬的,至於百姓願不願意,就看他們的選擇。”

  等郭嘉將條件一一說出,閆柔鮮于輔臉上越發驚訝。

  因為如果這些條件能夠兌現的話,將會有很多百姓爭搶著去服勞役!

  漢末的幽州幷州邊民,其實地位並不高。

  因為自光武帝劉秀起,將幽州幷州邊民遷往內地,導致幽並人口稀缺,關外外族趁機入關,佔據了大片土地居住。

  壞處是導致邊境漢胡人口比例失調,好處是兩邊開始通婚,烏桓鮮卑開始受到華夏文化影響,和關外的同族漸漸產生了差異。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漸徙幽、並邊人於常山關、居庸關東,匈奴遂復轉居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