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作品

第四百零八章 軍糧的變化與經濟重心的關係

  “蘇先生,既然火車都能出現,那麼前線的糧食會發生變化嗎?”

  朱棣也將問題轉移到了糧草之上。

  蘇璟看向朱棣回答道:“肯定有變化,糧食作物的變化,自然會造成軍糧的變化。”

  “最早的軍糧應該是粟米,大概在商周的時期,粟米便已經開始種植了,種植範圍也非常的廣,是那個時期百姓的主糧,也被用作軍糧。同時,粟米還能用作戰馬的口糧,從商朝到漢朝的軍糧基本都是粟米為王。”

  “而戰馬的口糧,在漢武帝時期,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燕王可知道是什麼?”

  戰馬的口糧變化?

  朱棣直接被蘇璟問懵了,遲疑了一下搖頭道:“學生不知道。”

  朱棣自己是喜歡騎馬的,也有著自己的寶馬,不過餵馬養馬這種事,他肯定都是不需要自己動手的。

  當然,朱棣是知道給馬匹喂的是草料,但這和漢武帝時期的變化有什麼關係,他是絲毫不清楚。

  蘇璟說道:“是張騫,張騫為漢武帝出使西域,開闢了大名鼎鼎的絲綢之路,而他從西域也帶來了許多新的作物,其中就有紫花苜蓿,一種非常重要的可以替代粟米作為戰馬口糧的牧草。”

  “這也直接導致了之後的粟米都可以全部作為軍隊士兵的口糧,大大的緩解了軍糧的壓力,提高了戰鬥力。”

  這個小知識,蘇璟那也是上輩子偶然看見的。

  朱棣驚訝道:“原來如此,想不到張騫出使西域,竟然還讓戰馬的口糧發生了這般變化,學生真是受教了。”

  之前從未研究過這方面知識的朱棣,此刻就像是一塊海綿,瘋狂的吸收著。

  蘇璟淡淡道:“漢朝之後,馬匹的口糧變了,但軍糧還是粟米,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唐朝的前期,然後就是另外兩種糧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了,水稻和小麥。”

  “很快,粟米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水稻和小麥逐漸取代了粟米,不僅僅是軍糧,也包括普通百姓的口糧。”

  “燕王,你可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唐朝中期,發生了什麼?”

  說著說著,這就轉到了歷史,也算是蘇璟的考校。

  這次朱棣倒是沒有回答不知道了,而是說道:“天寶之亂?”

  蘇璟點頭道:“不錯,正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天寶之亂,或者叫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盛世,主要的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地區,這裡地域寒冷,水稻和小麥的種植並不是很適合,粟米是主流。”

  “而安史之亂之後,唐朝開始衰敗,北方戰亂不斷,經濟重心被迫南移,人口也大量南遷,新的土地被開墾,小麥的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的增長,水稻種植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唐中後期的水稻小麥輪作,一季水稻一季小麥,一年兩次糧食作物成熟,大大提升了糧食的總產量,在江南地區甚至還有雙季稻,同時曲轅犁發明,糧食產量的增速那是越來越快。”

  “水稻小麥的產量增多,相對應的接受度也提升,人們用自己的智慧開發出更多的烹飪方式,自然而然,水稻小麥進入了軍糧的選擇範圍。”

  “這便是軍糧的變化過程了。”

  蘇璟一口氣說了不少,感覺腳盆裡的泡腳水冷了,直接起身站在腳盆裡抄起一旁的水瓢從鍋裡舀了一瓢熱水加了進去。

  “燕王,你的水也冷了吧,起腳我加點熱水。”

  蘇璟又舀了一瓢熱水,直接讓朱棣抬起腳。

  “額……哦,多謝蘇先生。”

  朱棣愣神了一下,反應過來就立馬將腳抬了起來。

  “呼……舒服!”

  加完熱水,蘇璟輕吐了一口氣。

  朱棣看向蘇璟道:“蘇先生,學生聽完了這軍糧的變化,受益匪淺,但蘇先生說的這些好像都是過去到現在的軍糧變化吧,這火車出現肯定是將來之事,軍糧又會如何的變化?”

  雖然是聽了不少,但朱棣更想知道的,還是將來的軍糧會變成啥樣。

  戰爭麼,肯定是越先進越好,不能總是看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