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退兩難朱元璋

  朱棡回答道:“回稟父皇,兒臣暫時還沒有想明白,不過兒臣相信,等兒臣將蘇先生教導的東西理解透徹之後,應該就能知道該如何改了。”

  朱元璋制定的國策,朱棡敢提出修改,已經是莫大的勇氣了。

  這怎麼改,他是真沒有想過,或者說也想不到。

  “好,老二,那我等著你的答案。”

  朱元璋立刻說道。

  與其去問蘇璟,不如讓自己的兒子仔細思考給個答案。

  “是,父皇!兒臣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朱棡當即應下。

  自從封王之後,朱棡馬上就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朱棡的事情談完便離開了奉先殿,朱元璋則是繼續處理著政務。

  沒多久,太子朱標回來了。

  “怎麼樣了,標兒。”

  朱元璋朝著朱標問道。

  這馬致遠的案子,朱元璋已經下定決心要徹查了。

  蘇璟的提醒,朱元璋是真的聽進去了。

  大明的官員,若是都被這樣逼上了一條不歸路,那問題絕不僅僅是官員本身,他這個皇帝也撇不開關係。

  當然,在此之前,朱元璋要搞明白,到底是誰讓盯上了馬致遠,讓他陷入了這般境地。

  朱標面色沉凝,說道:“父皇,兒臣已經查出一些線索。”

  “什麼線索?是找到了什麼人嗎?”

  朱元璋立刻追問道。

  但此刻,朱標卻沒有回答,臉上滿是猶豫之色。

  朱元璋立刻意識到,這查到的線索,不一般。

  “說!這裡只有你我父子二人,是誰都沒關係!”

  朱元璋當即說道。

  朱標說道:“兒臣目前查到的線索,指向了宋國公。”

  宋國公馮勝!

  這可不是小人物,滿朝文武,國公也就封了六個。

  馮勝自是不用說,絕對的朱元璋心腹,也是朱元璋倚重的將軍,立下了無數赫赫戰功。

  朱元璋是怎麼都沒有想到,此事竟然和馮勝會扯上關係。

  “標兒,你確定你調查的線索沒有出錯嗎?”

  朱元璋有些不放心,追問了一句。

  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身份,朱元璋都不想馮勝和這個事情有關聯。

  而且,馬致遠才一個六品主事,怎麼會和馮勝這麼一個國公有關係呢?

  朱標回答道:“父皇,兒臣已經反覆確認對比過了,的確是和宋國公有關,不過宋國公本人倒不一定知道此事,或許是他的侄兒馮誠有關。”

  朱元璋不願意相信,朱標也是一樣的。

  這宋國公馮勝,就是他無比敬愛的長輩,之前也曾教導過他兵法。

  感情上,朱標並不能接受。

  但調查的結果,已經有了指向。

  馮誠?

  朱元璋的臉色微變,只因為馮誠是馮國用的兒子,而馮國用和馮勝在元朝末年結寨自保,後來歸附了他。

  馮國用更是建議朱元璋先取金陵以為根本,朱元璋採納了他的建議,十分的信任他。

  渡江之後,馮國用受命掌管親兵,被委以心腹之任。

  他多立戰功,累官至親軍都指揮使,朱元璋對其的感情頗深。

  只可惜在至正十九年的時候,馮國用便病逝了,留下了兒子馮誠。

  這老部下的兒子,讓朱元璋一時間的確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當年的馮國用那是拼死護著朱元璋的周全,悍不畏死,能掌管親兵,足見朱元璋對其的信任。

  馮國用病逝之後,朱元璋也是多有關照。

  馮誠年幼,便讓馮國用之弟馮勝掌管他的舊部。

  這會,馮誠竟然攪合進了這件事情裡,朱元璋只覺得當時蘇璟和他說的事情,現實在擺在了他的面前。

  那些立下赫赫戰功的部下,他們的子孫後輩沒有約束好,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當如何處理?

  “父皇,兒臣不知道該怎麼辦。”

  朱標朝著朱元璋說道。

  馮誠是馮勝的侄子,還不是一般意義上,是他的亡兄遺留下的血脈。

  馮勝對馮誠的感情,自是不用多說,很是寵愛。

  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事情發生了。

  “查。”

  朱元璋猶豫了一會,終究還是選擇了繼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