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作品

第二百六十四章 質量互變,螺旋前進!


                 重農抑商的對立統一講解,讓朱棡震撼非凡。

  他根本都沒想到,重農抑商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但按照蘇璟剛才的分析,事情就確實會這麼發生。

  土地兼併的危害不用多說,一旦田地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那剩下的人肯定會造反的。

  “蘇先生,難道這重農抑商錯了嗎?”

  朱棡朝著蘇璟問道。

  身為三皇子,朱棡肯定是不會希望大明出事的,最好就是永遠傳承下去,這本身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情。

  蘇璟笑道:“別緊張,咱們今天教你的可是唯物辯證法,剛才也說了,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一對矛盾組合而成。”

  “重農抑商如此,如果不重農抑商,換成其他政策亦是如此,你得理解這本質。”

  朱棡默默點頭,剛才的他完全被震住了,腦子都不好使了。

  “蘇先生,既然如此,那豈不是說,什麼都不做最好?反正不管什麼事情都會有矛盾的一面,做了不等於白做麼。”

  朱棡又生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想法。

  這凡事對立統一,只要做了一面,自然會產生對立的一面。

  如果沒有這一面,那另一面也不會產生了。

  朱棡的想法很簡單,但也很真實。

  “不錯的想法,但唯物辯證法,還有一條核心,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而道路卻是迂迴曲折的。”

  蘇璟笑著說道:“任何的事物有著對立統一的特點,這個特點推動著事物的發展,而世界是永恆發展的,做自然要比不做來的更好。”

  朱棡的疑惑,也曾是蘇璟的疑惑。

  畢竟剛接觸唯物辯證法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

  “蘇先生,老子曾言無為而治,所以蘇先生認為,這是錯的嗎?”

  朱棡再度朝著蘇璟問道。

  老子那可是非常有名的古代思想家,他的無為而治更是許多讀書人推崇的思想。

  而此時,朱棡感覺蘇璟的唯物辯證法和無為而治之間,似乎產生了矛盾。

  “不不不,無為而治的理解,可不是什麼都不做。”

  蘇璟立刻搖頭道:“《道德經》中有言,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話的意思難道是什麼都不做嗎?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核心是精神層面的無為,不創造名利、提倡攀比炫耀,而是讓百姓的內心充實,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治。”

  這要扯到道家老子,蘇璟還真能說上幾句。

  畢竟上輩子的蘇璟,還是個道學愛好者。

  當然,瞭解的沒有多深,就是個愛好的水平。

  朱棡愣了一下,他意識到自己剛才說的是多麼的淺薄,完全就曲解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意思。

  “學生愚笨,請蘇先生不要計較。”

  朱棡朝著蘇璟躬身道。

  蘇璟笑笑道:“沒事,對於不瞭解的事情產生一些曲解是很正常的事情,知道了再改進就可以了。”

  “我們還是繼續吧,這對立統一規律之後,是質量互變規律。”

  “想理解質量互變規律,就得先理解什麼是質什麼是量,量是指衡量事物處在的某種狀態的數量或具體形式;質是指事物成為它自身並區別於另一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量變是事物連續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在數量上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的變化,是一種飛躍,往往表現為突變。”

  “所謂的質量互變規律,指的就是從量變到質變,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的事物,在其每次由一種性質變化到另一種性質的過程中,總是由微小的變化(即量變)慢慢積累開始,當這種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事物由一個性質變化到另一個性質(即質變)。”

  “沒有量變,就無法產生質變,經過了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量變,如此不斷的循環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