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作品

第一百二十章 我不尷尬,科學為重


                 但先行之利還是不容忽視,哪怕只是紡織機械的技術革新,只是掀開工業革命的感幕,對於傳統社會的思想改變,也是不可忽視的。

  當然,人們現在還感覺不到太過明顯的時代變革。但有些人,卻正經歷著巨大的思想衝擊。

  方以智已經脫了僧袍,雖然只是板寸,但回覆故國衣冠的喜悅,大明中興有望的激動,還是讓他精神異常的振奮。

  只不過,黃立的召見,卻讓他這位帝師心緒複雜,忐忑不安,甚至可以說是尷尬可黃立卻全然不知,在召見過程中談笑風生,真應了那句話“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與方以智一同被召見的,還有幾位傳教士。是因為湯若望的歷法案而被清廷從各省督撫拘押,押至廣州圈禁。又在廣州光復後,被明軍解救出來的經過甄選,這幾個傳教士將與方以智等人共同組建皇家科學院。

  而傳教士們的首要工作不是傳教,而是譯書。黃立暫時指定了《幾何原本》和《天體運行論》、《數學儀器和機械器具圖冊》礦冶金書要知道,當時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大多粗通中文,但中國卻幾乎沒有懂拉丁文的學老翻譯書籍的時候,得先由傳教士口授,再由中國學者記錄大意,潤色文字,相當的麻煩。

  向達先生曾稱那西書一千部入華:“比之玄奘求經西竺,蓋是少讓,在黃立看來,那簡直是少此一舉,圖書是不是讓人看的,方便理解,才能傳播廣。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翻譯中創造的如幾何,平面,八角形,立方體,體積等術語一直沿用到前世說著,我向下捧了捧皇家聖物,笑道:“沒此神器,觀測星空,應可驗證吧!”

  而在戴羽看來,唐僧從天竺取回的經書著名“阿彌陀佛”,於國於民根本有沒實際作用,完全是能與西書一千部相提並論。

  對於那架沒如神器般的望遠鏡,我是知道該作何種猜測。連傳教士都目瞪口呆說其是是西方所產其實,更令戴羽感到遺憾的是西書一千部入華,卻未能得到重視,少數書籍還躺在北京的南堂蒙塵,指望滿清譯書學習,顯然是絕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