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作品

第七章 初見國公李來亨

  雖然是遺址,但大部分保存還比較好,古道與橋樑在後世依然沿用。而黃立現在看到的完好建築,在後世則已經夷為平地,只剩下屋基和磚頭、瓦片。

  “百羊寨四面環山,形勢險要,易守難攻。”李嶽頗為自豪地給黃立做著嚮導,“百羊寨村山下還有足夠三萬多部隊駐紮屯田的營地。”

  百羊寨在茅麓山中,原名王殿坪。除了駐紮士兵,是屯田的營地,李來亨在這裡建立起莊嚴的帥府。

  黃立微微頜首,卻並不感到安心。

  越是險要,恐怕越是導致李來亨所部選擇堅守的原因。最後被圍困在絕地,求戰不得,糧食物資耗盡,軍心大亂之下只有滅亡一途。

  山區屯田,土地貧瘠,能有多少產出?再說,光吃糧食啊,鹽呢?還有作戰的火藥、箭矢等等。

  “家父還修建了聖帝行宮。”李嶽伸手指了指,說道:“黃先生請看,那裡是聖帝行宮之碑。”

  聖帝行宮是為關公大帝所修的行宮,石碑立在白羊寨山頂的關帝廟前,高4.8米,寬近1米,篆額“聖帝行宮碑”,底為長方形碑座,巍峨挺拔,極為醒目。

  黃立連連點頭,稱讚不已。其實,對關二哥倒沒啥意見,但他覺得供奉嶽爺爺似乎更好。

  李嶽引著黃立,很快到了帥府,也不用軍兵通報,二人便直接走進府內,來到了會客的廳堂。

  詢問過外面的軍兵後,李嶽先進去通報了一聲。很快便出來領著黃立進了廳堂,臨國公李來亨已經坐在主位上相候。

  “在下黃立,拜見國公大人。”黃立躬身施禮,有些不倫不類,稱呼也有問題。

  但李來亨卻顯得很大度,並沒有計較,笑著伸手示意,“黃先生請坐。”

  “多謝國公大人。”黃立再次躬向施禮,才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李來亨臉上帶著和熙的笑容,先是關懷,或者說是客套了幾句。

  黃立有些緊張,但強作鎮靜,按照自己編好的經歷,又簡單地講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