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52章、奉旨指路


                 天津大沽,海河在此入海。

  這個時候,它還叫直沽河、大沽河。

  它的最上游還一直在山西,又與運河北端相連,還臨著海。

  自從漕軍改制,以遮洋總為骨幹搭建起來了海運局,這天津大沽就成為了海運局總部所在。

  再到後來,寶船監也在此設船廠。等到大明定下了要建北洋、東洋、南洋三大海師,北洋海師的總部也設在了這裡。

  同樣,海上長城公司作為一個帶有武裝力量的特殊企業,它也不能離北京的控制太遠。

  如今的天津已經是北京重鎮,大沽港的規模日益龐大。

  隨著蒸汽機的定型,良鄉東北方向的重工園以外,天津這邊也在開始建設新的工業園。不依賴於海河的水力,而是將以蒸汽機為動力。

  在大沽港的旁邊,早已建好的寶船監大沽船廠,這些年已經發展為不遜色於東莞、泉州、寧波的第四大海船製造廠。

  這得益於邊貿規模擴大之後,從朝鮮、從女真人那邊採買來的巨木。

  現在,大沽船廠那邊領到的第一個準備工作,就是興挖更大的船塢。

  “按粗略推算,這船塢用工部定的新標準,長要在一百二十距以上,寬也要到三十距,這才能搭得起更大的滑輪吊。深也得有十五距,這新船塢只能新挖!”

  “不錯,其他船塢,海師和海上長城公司、海運局的船都佔了。就算想合二為一,那同樣得再挖深、挖長,不如重新挖一個!”

  “要我說,既然要挖,不如就一次挖兩個,萬一只挖一個出了什麼簍子呢?”

  聽著他們七嘴八舌的,大沽船廠的廠監憂心地問道:“沈總裁,挖這麼大的船塢,耗工耗銀不少,由廠裡先墊嗎?”

  “無須憂慮,先開始做!新建,先建一個,籌備下一個!”

  “……耗工耗銀當真不少啊!”大沽船廠的廠監再次提醒。

  “你不必擔心,銀子的事,我負責!”寶船監總裁沈啟看了一眼眾人,“另外,趕造一片院落。陛下旨意,大沽船廠這邊要設科學院船舶研究分院,六月裡,諸位院士、博士和大匠都要過來。不止他們,寶金局、兵仗局、建設局、通驛局,都要在天津建新廠、新站。這蒸汽鐵甲艦,乃陛下欽點之大國重器!”

  被他喊來開會的人目瞪口呆。

  “在造的船不能停,我已經傳令各地,抽調一批大匠和熟工北上。”沈啟兩眼生輝,“昔年大寶船,按如今新標準,不過七十距。百距大船若能建成,大明所向披靡!”

  大家都震撼地看著他。

  如今諸企業,其實絕大部分仍有勳臣擔任總裁,但寶船監是個例外。

  年方五十的沈啟,也算得上是中年才得志。

  他是在科舉改了考綱後才於嘉靖十一年考中進士的,那時候他已經四十多了。

  原因就是:他這人很喜歡雜學。

  中進士後,他就以進士身份進了寶船監,當時許多人不理解。

  可四年之後,他一本《大明船紀》直達天聽,從此平步青雲。去年蒸汽機制成,大國策會議後他直接來到了寶船監總裁的位置上,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原來皇帝就是看中了他懂船。

  這《大明船紀》,如今堪稱大明造船業的最全面著述。凡四卷,一卷遍述瞭如今大明各類船隻的造船用料規範和圖紙,一卷遍述歷朝造船工藝的沿革,一卷綜述如今大明造船業官方職掌和民間船廠、造船工匠的行業狀態,一卷詳細註明造船流程的各種管理方法。

  在歷史上,沈啟四十八歲才於嘉靖十七年中了進士,第二年去工部龍江提舉司之後,終於開始發力。龍江在南京城北,是大明一大船廠,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就從那裡啟航。

  沈啟在五十歲時完成了《南船紀》一書,但這一次,他有了新的際遇。

  大明的官辦船廠統一整合成了寶船監,大明也有了新制式的船隻和官方船舶造辦管理體系。

  此刻,同樣剛過五十歲的沈啟已經處在大明造船業的頂端,他期待在他手上,能有超越大寶船的成就。

  “這蒸汽鐵甲艦,我親自督辦!”他環視著眾人,“木鐵並用,帆槳同行!鑄鐵龍骨,蒸汽機槳,搞得清楚這些問題,將來才是船業翹楚!陛下已經降旨,若能建成,下水之日,御駕親臨為賀!”

  於是這天下午,寶船監就在附近的天津、靜海、保定、文安、青縣、滄州甚至山東的德州掀起了很大的陣勢。

  不僅寶船監,還有其他企業,也都在附近開始了招工大戰。

  即將大興土木的天津大沽,自今年開始每年將有百萬計的銀兩從那裡花出去,這是何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