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26章、新階段的必然苦惱

  一聲國老,也顯示出國務大臣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權勢越來越強。

  嚴嵩凜然搖頭:“先別說這個。舜卿,此事幹系之大,人盡皆知。如今,滿朝文武之中,唯有一人能過一段時日後尋覓好時機,問問陛下的想法。”

  “何人?”劉龍身為禮交部尚書,後面奏請選立新皇后的事也必定得由他來做,這是避不過的,所以他關心。

  “自然是京山候。”嚴嵩看著他,“舜卿問我,莫如問他。”

  嚴嵩不準備出頭去向皇帝探聽他對這個敏感問題的態度,現在他推出的是崔元。

  劉龍和崔元是親家,而崔元確實身份特別。

  他是皇帝的親姑父,是從正德十六年就一直得到皇帝信任、從沒離開過中樞的重臣。

  昔年湖廣叛亂,皇帝南巡時,是崔元勸說皇帝,讓皇帝變了一個樣。後來但凡涉及敏感問題,其他文臣不好出面說什麼的時候,都是崔元出面探明皇帝心意。

  而如今,崔元掌著大明銀行,他的地位是超然的。

  因為新皇后而可能帶來的儲君紛爭,崔元始終能是最無瓜葛的那個人。

  劉龍在此事上避無可避,他既然必須在恰當時候上疏奏請再立新後,崔元也就必須幫他這個親家一把,免得劉龍踩了什麼雷。

  “……懋仁……”劉龍苦笑一下,也明白了嚴嵩這麼說的用意。

  但事實如此,崔元大概確實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此時此刻,朱厚熜在宮裡心情黯然。

  重新規劃整修過的紫禁城裡,仁智殿的西面又興建了一個院落。這一年多來,那裡都沒停歇,已經作為几筵殿用了好多次。

  如今,太子兩兄弟都在那裡守靈。宗室、勳戚、重臣……他們和他們家裡的命婦都要來弔唁,那些事朱厚熜這個皇帝是不親自在場的。

  而襲封了靖安侯之位的孫茗兄長、孫元的弟弟孫京,此時身著喪服跪在御書房裡哭泣。

  房中別無他人。

  “孫元得信,從陝西趕回來還要些時日。”

  沉默之中,朱厚熜開了口:“皇后崩逝,多年來賢淑溫良,後宮安寧,德行朝野稱頌,此孫家教養之功。孫元以國戚之尊,朕有所命,便於陝西曆風沙、受苦寒,植樹數載,從無怨言。如此功勞,孫家上下,朕都另有恩賞。”

  “父親在時,時常教誨臣等。陛下親重,孫家恩榮之高,萬死莫酬,不敢居功。”

  朱厚熜心裡琢磨著那件事,只是嘆了口氣:“伱那幼妹母家,如今來往如何?”

  孫京不由得愕然停頓了一下哭泣,隨後才說道:“父親去前,憐其年幼。童氏苦苦哀求,父親早為其改了民籍,又置了產業。讓她兄長兩人主持,更託了京山候代為引薦,如今與織造局本份做著生意。臣得兄長謙讓襲封爵位,一直用心督著二人,不得敗壞法紀,汙了孫家名聲,有損陛下清譽。”

  皇帝突然問起他幼妹的母家,孫京又不蠢。

  他的回答很精準,心裡也砰砰跳。

  御書房內又陷入沉默,朱厚熜許久之後才繼續說道:“既然本份,你有功,那童氏想必也是知輕重、素有教誨。你那幼妹常入宮向皇后請安,朕見過幾回,也賢淑溫良,可見她教養女兒也無差池。童氏父母呢?”

  孫京的頭埋得更低:“昔年窮苦,這才使得童氏賣身為奴婢。得遇父親,如今都安置在糧儲號,都做著往日事,管著昔日逆吉王的一處賜田。近日有信來,說是年事已高,盼臣幫忙安置回廣東祖籍。”

  “朕知道了。”朱厚熜點了點頭,“你先回府吧,不日自有恩賞到。”

  “……臣謝陛下隆恩,陛下節哀。”

  作為皇帝大舅哥之一,孫京已經想到某種可能。

  磕頭之後站了起來,就看見皇帝帶有深意的眼神。

  他不敢多問,也知道此事幹系極大,頓時告退。

  在他離去之後不久,陸炳才來到了御書房。

  “安排下去了?”

  陸炳趕緊回答:“回陛下,臣親自在辦。”

  朱厚熜點了點頭。

  陸炳已經是錦衣衛指揮使,他自然有一些知輕重的心腹之人。

  一旦貴為皇后,自然就有一家富貴。但是孫嵐不比孫茗,她母親的出身實在太過於卑微。貴為皇帝的岳母之後,窮苦人家那邊是一整個家族都眼巴巴地指望著翻身。

  以前隔著一層關係,有孫京這層防火牆壓制著,那還好說。

  但哪怕孫嵐出生後其實就名為孫茗親妹,她的生母就是生母。女兒若飛上了枝頭,孫元孫京兩兄弟都不能再輕視童氏,對父親老年所納的這個侍妾的母家人,也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僅僅少幫一點,大事上可以不假辭色。

  這些年裡,朱厚熜只陸續見過那小丫頭片子幾面。現在想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孫茗早就存著以防萬一的心思。總之朱厚熜這兩三年見到她時,已經出落得如花似玉、每次都打扮得很不錯。

  想起孫茗總是裝著那麼多心事卻只是未雨綢繆、不曾開口,朱厚熜就知道大概是當年她被張太后一纏、開了一次口後被朱厚熜教育了一頓,從此就一直放在心上。

  由於孫交本身就有的基因、由於她母親能讓孫交這傢伙年紀那麼大了還能動心的姿色,孫嵐的長相自然是足以入朱厚熜法眼的。

  但朱厚熜哪裡曾深入去了解她的品性?

  這是皇后啊,尤其是他這後半生的皇后啊。在將來的皇位繼承問題面前,誰知道孫嵐自己會如何?

  孫茗的遺願,朱厚熜不想違背。選立她,諸位皇子也能更明白父親的心意,太子多少能安心一些。

  朱厚熜苦笑了一下,讓太子留心朝鮮那邊的情況,那邊如今果然鬥得不可開交。金安老和金祺都已經死了,現在是大小尹在爭鬥不休,聽說李懌已經被迫搞了一次“內禪”來激化矛盾。

  現在,自己最大的幾個兒子也已經到了長大成人的階段。按照大明皇帝們過去的壽命情況,就算朱厚熜現在身體還很不錯,但朝臣們又有多少會像孫茗自己默默準備的那樣,以防萬一呢?

  人生總有意外嘛,去年以前,皇后的身體不是也很好?

  東宮開府建衙已經數年,有人擠到了和太子屬官關係密切的圈子裡,有些人擠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