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405章、上帝之鞭3.0

  萬一真給俺答這個同樣雄才大略、敢想敢幹的傢伙幹成了呢?

  中原王朝強大,草原部族就苟。被中原王朝趕到西面的草原部族,往往還是當地的噩夢。

  在大明面前萎了的俺答,焉知不可能成為阿提拉、成吉思汗之後的上帝之鞭3.0,到歐洲去勃一勃?

  朱厚熜之前迷茫的一大原因,是因為感覺地球online大概當真要整體更新大版本了。

  他難以想象如果俺答真打的這個主意並且幹成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歐洲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而這個判斷,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實。

  包括漠北還會不會發現蒙元部族去而復返。

  包括西域那邊有沒有滅國戰事的消息傳來。

  包括馬六甲那裡會不會收到歐洲發現了蒙古人捲土重來的消息。

  朱厚熜只是樸素地認為,以俺答這種傑出領袖的才智,他應該看得到問題的根本。

  草原部族分裂日久,他們再不能像祖先那樣也掌握火器之利。而只憑如今的弓馬,對上未來兵器更強大的明軍,正面能獲勝就只能寄希望於大明皇帝是想留學的那種、大明文臣武將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

  如今的大明不是那樣的。

  若等將來,俺答就那麼有把握他會比朱厚熜活得久?那麼甘心不在他這一生之間做成什麼大事?

  “陛下所言甚是!”夏言趕緊表達態度,“對北虜隱患,萬不可輕視。俺答此人極為果斷,不是怯弱之主。如此避戰,必有圖謀,不可不防!”

  “青甘、河套、宣寧,仍如之前所議。大明該怎麼做,仍怎麼做。”朱厚熜強調了這一點,“北虜動靜,只能繼續留心探查。而最壞的可能,要做些準備,防止俺答當真能掃蕩西域、攻入歐羅巴,再建立起一個疆域遼闊的汗國。”

  國策殿裡,很多人都覺得皇帝對俺答過於重視了。

  雖然俺答的本事確實不小,但他得位本就不正,如何能輕易統御如今殘破的汗庭力量,完成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當初的偉業?

  不過,皇帝已經很多次證明了他的遠見。

  萬一真被俺答做成了,那麼大明所受的壓力將是恐怖的。

  楊慎憂從中來:“這如何準備?莫非又轉而西征?”

  朱厚熜搖了搖頭:“不必。釜底抽薪,將來定是火器的天下。而天下火器,除大明之外,此時只有西洋歐羅巴領先諸族。寇可往,我亦可往!”

  楊慎顯得更痛苦了,夏言卻驚喜地問:“陛下是說……”

  “形勢有變,以防萬一,可以一試了。”朱厚熜看向楊慎,“用修勿憂,此事無需朝廷出錢出力。傳令下去,金秋萬壽節,朕準天下奉公守法之鄉賢商行入京賀壽,朕會接見賜宴。”

  劉龍呆了呆,這可是新鮮事,商人也能陛見皇帝,得到這麼高的待遇了?

  ……

  消息傳出,大明逐漸沸騰。

  從新法全面推行以來,對商人的束縛就在不斷鬆開。

  一方面,稅課司體系的設立就讓交稅方面的政策清晰了不少。

  另一方面,整頓胥吏、引入大量秀才充任基層官員、提刑司的單設、官員待遇費和大明律例的明確,在吏治方面的改善是有功效的,至少在如今這個皇帝在位時。

  還有,工商獨成一部,在行商登記、新賬法等諸多舉措下,經商這件事是日益規範的。

  過去行商最大的成本其實反而是上下打點,這一點如今雖然仍舊存在,但好上了很多。因此,雖然在稅方面比以前難了,逃避的風險極大,但總體而言的成本正在降低。

  再加上轉運行、河運局、海運局、直道馳道等諸多措施,交通效率也在提高,賦役改革和鐵農具推廣之下農戶日子更好,大明的工商業已經有了繁榮的土壤。

  這些都是一點一滴的變化累積起來的效果。

  一舉復套、收回宣寧,又把北虜逼到了苦寒之地,今年的萬壽聖節必定是極為隆重的。

  而這個萬壽聖節,有聖旨傳到各地,皇帝還要接見各地鄉賢、商行。

  不論是趁這個機會到達官、權貴、富商雲集的京城交遊一番,還是向皇帝表忠稱頌,這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在海運局任職的陽武侯薛翰趕到京城,陛見之後就快馬加鞭地離開。

  七月的福建東面海上,他坐在船艙中。

  身後,是海運局的護航戰船,這次有大小十二艘戰船隨他南去。

  從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薛翰已經明白了自己在皇帝佈局當中的重要性。

  海運局前些年雖然只負責從海上轉運江南糧賦到北方,但正是有這個任務,海運局才逐漸鍛煉出海上航行和護航作戰的能力。

  除開正規的大明海師和沿海諸省的海防道,海運局和皇明記海貿行就是大明另外的海上戰力。

  現在薛翰有了新的身份,他將帶著海運局的十二條船,入股南澳海貿公司。

  御書房內,薛翰萬萬沒想到父親當初給他指的這條路,竟然寬闊到這種程度。皇帝對他說的話,許的竟是另一片廣闊的天地,那裡藏著身為勳臣可能最終極的地位。

  在吉婆島東面的海域,涉險下海的快舟趕上了前面的船,追回了皇帝和軍務會議的前一道決定,換上了新的。

  而在馬六甲,消息的傳遞實在太慢了。

  “翁大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阿方索拉著趙俊一起勸告,“您有臨機之權,葡萄牙的遠征軍雖然需要調集、遠航,但恩裡克出發時,他們就已經準備動身了。就算大量船隻一同遠航會慢上不少,也頂多晚兩三個月。就算不像之前說的那樣,至少也該讓胡安回去把他們引入圈套啊!遠征軍來了,是一定要來攻打馬六甲的,這只是守禦之戰!”

  翁萬達還在猶豫:“他一人回去,如何能重獲信任?此計不可為。”

  “詐稱大明只是一戰宣威已經離去,有恩裡克的信件和簽名,他暫時留守於馬六甲是合情合理的。派胡安回去接應遠征軍,既可讓他們只派部分戰船過來,又能毫無防範。相信我,葡萄牙人對東方帝國的瞭解雖然不多,但仍舊認為咱們是懶得管這麼遠的地方的。派兵來攻打一番,為了尊嚴而戰,這符合葡萄牙人對東方帝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