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341章、鎮安堡之戰

  朱麒只想第一時間趕到鎮安堡。

  李全禮與何勳這時才趕到雲川堡以南,他們面對的是已經燒得極旺的山火,從東北面那條山谷兩側的山上帶著濃煙與熱風不斷往山谷中灌下去。

  “不能等!”他咬著牙,“都把衣服在河裡打溼,捂著口鼻,跟本將衝!韃子也是這樣過去的,他們也不好過,就剩最後一口氣了!”

  這一夜,圍追堵截的每一路軍都需要拿出急行數十里的耐力。

  博迪畢竟還是沒有等到包圍圈真正又厚又密的最後一刻,雖然放火燒山是個錯誤。

  現在,這個錯誤啟發了傅鐸。

  在從雲川堡過來的一路上飽受了山火所攜帶的濃煙和熱風荼毒後,他屁股後面的山上也燃起了大火。

  而西北面的那條山溝裡,明軍的戰鼓和呼喊響了起來。

  李瑾眼睛一亮:“來得好快!弟兄們,援軍來了!一定要堵住每一處邊牆!”

  他更是揚起了刀:“陷陣營,隨本將從清雲寺殺下去,讓他們不能從北面上山!”

  清雲寺在鎮安堡的北門外山上,李瑾知道援兵已至,韃子在四面合圍下、在瓦窯山也起火了的情況下,一定會衝殺得更瘋狂。

  但他李瑾也瘋狂,他一門心思想著讓韃子不能衝出去。

  現在,他要去斷韃子從這條狹窄的山溝衝到鎮安堡北面,從守軍更少的邊牆上突圍而出的路。

  將旗飄揚下,李瑾當先大喊:“大同李瑾在此!今年出邊牆燒荒的,就是老子!”

  迫於山火,博迪的大纛不得不轉移到山谷之間。

  在這樣的戰場上,大纛一動,就代表著戰局有變。

  馬窯溝方向傳來的明軍戰鼓和吶喊聲,讓不少虜騎回頭看了看西南面那個被山火照得暗紅的山谷。

  漢人追來得這麼快,那麼等一會呢?那個方向是不是也會響起吶喊聲?

  先響起吶喊聲的不是西南面,而是東南面。

  牧馬堡距此不足二十里,朱麒嘶聲喊道:“繼續喊!喊得鎮安堡的兄弟都聽到,讓他們能咬牙堅持!喊得韃子膽寒,慌不擇路!”

  驚慌之下,有可能更加拼命,那就要讓鎮安堡的守軍知道援軍在路上,咬牙堅持。

  也有可能是真的慌不擇路,四散而逃,那麼力量也將分散。而長城上,每隔一段距離畢竟還有守軍。

  現在,朱麒路過牧馬堡時又多了五百號人,他們距離鎮安堡還有將近十里,但個個都扯開了嗓子浪費體力。

  聲震數里,成為了事實。

  這個聲音,長城東面的博迪援軍也聽到了。

  他們能怎麼辦?只能加快馬步,想要儘早衝到鎮安堡東面。

  李瑾浴血廝殺,他已經聽說了俞大猷的鴛鴦陣兵。

  那種東西他不會,他只會勇猛地廝殺。

  馬窯溝南面,傅鐸帶領的人也開始接敵。

  從赤城方向的大火從龍川河兩岸蔓延開來之時,他是先率領大軍想要攻破堵在那裡的雲川堡。

  等博迪率部抵達雲川堡東南時,已是深夜時分。

  他們再進入通往鎮安堡的山谷,燒了後路,傅鐸只來得及打掃雲川堡內斷後的殘餘虜騎。

  然後,又是一夜急行軍,掉隊了不少,他麾下這不足千五精兵,此刻在狹長的山谷內面臨三倍虜騎的衝殺。

  這條山谷很狹窄,寬只百餘步。

  傅鐸的左手邊,是他命人燃起的山火,現在他們也要頂著它帶來的困擾。

  但面向東南方的小山谷中,他卻用被燻紅的眼睛盯著將卒:“一輩子守邊,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機會?北元之主就在前面!列陣!守好!天一亮,他們就再也沒機會逃了!”

  天,確實已經快亮了。

  一整個夜裡,都是山火和焚風,都是逃與堵。

  軍令?來不及了,每一個身處這戰場周圍的明軍將領,都只能憑他們的本能來做決定。

  現在,是鎮朔將軍、宣府總兵官傅鐸身邊兵最少的時刻。山谷狹窄,一旦軍陣被衝破,逃無所逃。

  什麼利器?什麼謀略?

  此刻,是真正的狹路相逢。

  但傅鐸說得對,一心想逃的蒙古騎兵,能被這樣有望真正堵住的機會太少了。

  現在,陣斬甚至擒住北元之主的功勞,才促使他們的本能做出決定,刺激著他們用腎上腺素支撐了一晚上的急行軍,讓他們此刻依舊能忘記疲憊、疼痛,握緊手裡的兵器。

  這個道理對蒙古騎兵來說同樣如是——他們為命拼搏。

  拂曉之時,是博迪的部將先趕到鎮安堡東邊。

  “忽熱!忽熱!”

  長城內的蒙古騎兵聽到了他們同族的咆哮,自邊牆外傳來。

  “忽熱!忽熱!”

  他們在邊牆內士氣大振,用呼喊予以回應。

  但同時,這也促使他們更加堅定決心,只是捨生忘死地衝擊著鎮安堡。

  “……三十七!三十八!”鎮安堡的城頭,嚴春生數著數字,眼裡更多欣喜,“天亮了!找當官的打!”

  他看見了北元之主的大纛,那杆旗立於鎮安堡西南面五百步左右的山谷中間。

  “你們三個,帶一門虎蹲炮,跟我摸到南面山裡!”嚴春生眼睛一亮。

  特戰營的人必須什麼都會,之前的任務不需要他們來做這種事,但現在鎮安堡裡有炮。

  “轟!”鎮安堡內的守軍,如今可以用炮瞄得更準一些了,打得更遠一些,而非盯著衝到近處、擠得更多的虜騎。

  “不必省著箭矢炮彈!南面援軍馬上就到,北面援軍也在路上!再撐一兩個時辰,即便韃子掏破了牆,也要繼續戰!熊百戶,你們三個百戶跟我去東面增援,別讓韃子從外面破了鎮安堡!”

  在鎮安堡內,何全安並沒有接手防務,但他可以作為另一翼的指揮。

  鎮安堡東面,馬蹄聲一直延伸到很遠的地方。

  那個方向,是比長城內韃子不會少多少的一支騎兵正在奔來。

  鎮安堡東西兩邊,立刻就將承受近兩萬大軍的夾擊。李瑾帶六百人下山堵住韃子從北面上山破邊牆之後,鎮安堡內的兵力此刻已經在兩千以下。

  激戰一晚,死傷很多。

  面對近十倍的虜騎,鎮安堡已經支撐不了太久了,儘管援軍正在路上。

  現在每多守一點時間,明軍的勝算就越大。

  博迪同樣懂得這個道理,凝神傾聽一陣鎮安堡東面的聲音之後,他抽出了彎刀:“南面留一千咬住那邊的漢人,其餘人,隨大纛衝鋒!”

  身為大汗,又豈能沒有武勇?

  他也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號角動天震地,太陽漸漸升起,山谷和山頂間的風向正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