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16章、勢在必行

  內閣局勢似乎轉眼有了變化。

  梁儲會怎麼決定?

  再聯想到之前嗣君送給梁儲的那枚印章……

  這一點也就張鶴齡這樣的角色想不明白,其他人都想到了這一件事,各懷心思地看著梁儲。

  梁儲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遺詔既已頒行天下,就斷無妄自廢改之理。殿下登基既然勢在必行,在行殿與在良鄉又有何區別?不論此事如何爭議,太后面前,吾失察之罪已是不免!吾這就先上表言明情勢並乞骸骨。”

  一句乞骸骨讓眾人頓時都驚了,紛紛思考起梁儲這個請辭退休會帶來什麼變化。

  只有毛澄驚疑不定地看著他。

  擬好的遺詔被殿下這樣解讀,同為內閣大臣,他梁儲只是失察之罪嗎?那薦立嗣君、主導擬招的楊廷和,又是什麼罪?

  關鍵問題是,治他們罪的,能是太后嗎?

  奉迎團之中最有資格在這個級別的事上發表意見的梁儲表態了:明天先到城外行殿。

  其餘眾人只能趕緊回去寫明情況、表明自己的態度往京中遞去。

  這注定是個不眠之夜,而明天嗣君行駕到了城外之時,還不知道將生出什麼變故!

  毛澄已經緩過來了,他也很清楚:只要太后與閣臣們、包括他這個迎立之臣不想鬧笑話,不想被當做亂臣賊子,遺詔確實已經不能廢了。

  實際上,從遺詔頒行天下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不可能廢了。

  嗣君登基是必然的,如今只不過是以什麼禮儀登基而已。

  梁儲雖然表示要先上表請辭待罪,但在朱厚熜眼裡那卻是實質上的擁立之功:張太后能行皇帝權柄罷了梁儲的閣臣職位嗎?

  但是把嗣君行駕如期拍到城外、拍到太后與楊廷和他們的眼前,又是另外一份壓力。

  到了那時,一分一毫的耽擱都將是對太后、楊廷和他們名聲的傷害。

  但毛澄覺得自己更尷尬。

  毛澄需要依靠楊廷和才能進入內閣,依靠楊廷和就得與朱厚熜作對,何況剛才他已經跟朱厚熜作對過了,難道要前後言行不一致做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