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2章、新君未定,舊臣先死

  一言既出,殿中鴉雀無聲,潑天動盪似乎已在眼前。

  親軍都指揮使司下轄衛戍皇城的二十六衛,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只是其一。這親軍都指揮使司歷來不由五軍都督府管轄,而是由皇帝親自指揮。

  威武團練營是京城武裝力量親衛軍、三大營之外的一支新軍,還都是選調入京的邊軍精銳。

  錢寧已經下獄那就不用說了,但江彬和魏彬是姻親,和張永、谷大用也都很熟,都是以前圍繞在正德皇帝身邊的人,太監和義子們。

  正德皇帝收了百餘“義子”,有的甚至賜姓朱、封爵。

  現在一場寧王叛亂,這些義子中威勢最大的兩個,被楊廷和一口氣都提了出來。

  但沒人覺得這是小題大做,畢竟一個之前替正德皇帝掌管親軍二十六衛,一個掌握著新練的京營。

  眼下朱厚照駕崩,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閣老所言極是!”魏彬立刻開口附和,既是撇清關係,又帶著另外的目的向簾後帶著恭敬說道,“請太后降下聖旨,閣老速做安排。”

  這話一出口,楊廷和等人頓時眼神驟變,盯住了魏彬之後,又望向了簾後的那道人影。

  下聖旨是什麼意思?

  張太后在簾後沉默著。

  偏廳中的氣壓驟然變低,那些侍奉外面但隱隱聽到了隻言片語的太監和宮女渾身都冒著冷汗。

  無形的壓力令人窒息。

  常在宮中辦事的他們哪不知道這些話背後可能代表的腥風血雨?

  向來稱聖旨的可只有皇帝,現在皇帝躺在那呢!

  “太后明鑑!”楊廷和必須開口了,甚至站了起來,說話的對象卻是魏彬,“魏公公,依祖訓、大明律,太后懿旨若欲改稱聖旨,恐怕極為不妥!”

  四位原本稱不上同心的閣臣現在心裡想的全都是同樣的問題:這是太后指使司禮監試探,還是魏彬急於求活路而私心勸太后垂簾聽政?

  更膽大妄為的可能,四位閣臣諒他們也不敢。

  這時只聽張永開口說道:“如今這樣大的變故,我記得前代是有太后懿旨稱聖旨的。”

  楊廷和斷然搖頭:“世代不同,法度更不同!前代有宰相封王的,童貫這個內臣也封了王。這樣的事,在我大明有過嗎?太后,您輔佐兩代君王,盛功大德堪稱女中堯舜。現在嗣君未定,凡事皆以懿旨行之,方是盡善盡美、萬世稱頌之舉!我輩豈敢不成就盛美,以致貽譏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