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版本、潘姐和錄製垃圾話(六千)

  imp露出有些凝重的表情。他這會就跟Bang起身那個表情一樣,有點懷疑人生。

  燼……真有這麼強?

  窩玩著,訓練賽也不強啊。

  就算燼能中遠距離打傷害,那它也不是收割點呀。憑什麼正面五人抱團打不過四人抱團加個放冷槍的燼。

  融了前排,燼能幹嘛?

  imp覺得自己的理解沒問題。

  但後三把,這燼確實有作用,尤其三四局,多次靠它留到人,才能擴大優勢。

  還有mar。

  kt訓練賽那個船長、龍王、塔姆鐵三角,他們想復刻的話,巖雀是可以頂替龍王的角色,那自己拿什麼頂替船長的全圖大招?

  迷茫中。

  秦浩就講:“kt其實中期做得沒skt好,伱看skt的分線,明顯能吃進去更多的經濟。但kt後三把,一直貫徹著轉線緊逼,放棄部分兵線也要抓出效果,再去壓中線。”

  “我覺得我們中期可以學一學kt,利用轉線上的靈活性,積極壓制野區,放大邊路壓力。

  這樣mar哥也會玩得很舒服。”

  “我覺得kt的前期不如我們,我們的中期不如他們。kt打我們,很少拿到這種前期優勢的局。”

  這不是秦浩自誇。

  pyL之所以拿kt當參考向,是因為訓練賽,fly根本跑不過秦浩。也就是說,kt現在玩的這套陣容,第二支撐點跟不上。

  在Lgd,中路能動,他們才打配合。在kt,野輔能找機會,中路再跟著跑就行。

  而且pyL瞧不太上fly的龍王。

  因為訓練賽,巖雀抬著龍王打。只要過渡到三級,龍王敢上來換血,吃個w,就沒什麼狀態了。那次輸,完全是船長猛,跟龍王關係不大。

  另外,kt沒什麼前期支援節奏。

  他們只是利用中路的推線,讓打野舒服。

  沒有那麼多的抓邊配合。

  倒是玩到中期,kt喜歡打河道和野區遭遇戰。如果沒找到人,會順勢包抄邊路。這一點,他們不喜歡。

  因為打這種遭遇戰,一般需要野輔先打起來。畢竟c位吃線消失,對面更容易警惕。能抓的回合機會就少。

  只能說,這個Bo5,證明了玩前中期節奏陣容的局,強度是夠的。

  這版本滾雪球就是快,無論kt還是他們,打到26分鐘,只要還能給出推進壓力,基本都能領先個四五千,如果人頭交換大點,領先六七千也就那麼回事。

  這跟s5比起來,算是不一樣的地方。

  s5很難靠著幾個人頭的領先,拉出六七千經濟差,因為地圖資源沒那麼多。

  s5也沒什麼防禦塔差距。

  什麼意思,s5一般都是互相拆塔從銀行拿錢,但s6誰先一塔,是真的可以做到讓對手少拆塔。

  就像kt打skt,中期領先五座防禦塔,加上一些野怪、補刀和人頭的經濟,拉開四五千差距,並不難做到。

  “兄弟,我們前期優勢的局,中期就算送一點都能玩,但如果不優勢,中期還能舒服嘛?”

  “後面幾天,我多練練塔姆,讓老傢伙多玩玩燼,上路繼續練吸血鬼。”

  “我呢?”eiy奇怪。

  “你……你減少逛街的時間。”

  eiy:……

  我那不叫逛街,叫看小地圖分析對面走向!

  懂不懂打野要經常切三路鏡頭啊。

  最終,eiy也沒敢反抗隊霸。

  揪腿毛的事都忍了,也不在乎這麼一點。

  不過他們也算是知道,中野輔多聯動的好處了。

  現在流行的都是雙c接管比賽,沒有幾個隊伍像他們這樣去打配合。說實話,心裡不是那麼有底氣。

  也會懷疑這麼做,是不是對上更厲害的對手,就不管用了。

  就像有些隊伍甲級聯賽亂殺,來了LpL只配墊底。擅長的內容完全打不出,反而成了破綻和送出去的機會。

  但kt告訴他們,skt也會翻車。

  開了個小會。

  秦浩等人繼續訓練,抗吧卻有了新活。

  網友們把skt三放燼,和edg三放巖雀的梗圖融到了一起。

  兩難兄難弟,被標著kt、Lgd隊名的大山鎮壓了,互相偏頭說著好巧。

  “你也頭鐵啊。”

  “我也是。”

  三放的梗圖火出第二次。

  而這次。

  rng有點小鬱悶。

  訓練室裡,香鍋跟uzi因為指揮判斷的問題,嘴了起來。小虎站在旁邊看著2位隊友漸漸升溫,不知道勸些什麼。

  因為吵的內容,確實有分歧。

  香鍋覺得去下路可以,但要看他的節奏,不能你下路稍微有點優勢,就喊來越,稍微有點不舒服,就喊解線。

  但uzi覺得香鍋根本不理智,明明說好了這局保著下半部玩,打著打著,就去入侵上半區野區了。完全沒搞懂這樣的入侵有什麼意義。

  多吃那一組野,是能幫忙他們贏下比賽嗎?

  保著下路推進就能贏的局,非得增加變數。

  這不是第一次吵了。

  幾個隊友都很習慣。

  包括教練組。

  只是火氣發洩之後,rng全隊還是面臨著一個問題:燼、巖雀、龍王、瑞茲、塔姆、船長,到底練不練。

  “燼這英雄是不太吃陣型,但只要我們開出減員,一個站在後面的燼,除了ob還能幹嘛?”

  uzi對燼也是這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