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知遇

    “伯言請節哀!”

    陸公紀便是陸績,和荀彧、荀攸叔侄一樣,陸績這個陸遜的從叔,卻要比陸遜小上六歲。陸遜少年時因為死了父母,被自己的從祖父,也就是陸績的父親陸康養在身邊,那個時候陸績、陸遜叔侄便已經相識。

    後來廬江城被孫策進攻,陸康將陸遜和陸績這些年輕的族人送回了吳郡老家,自己帶著其他族人在城中堅守,一場大戰下來,陸氏一族百餘口人死了一半,這也是陸家和孫家的血海深仇。

    而回到吳郡老家的陸績當時才七歲,便靠著比自己年長六歲的大侄子陸遜幫著自己支撐門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陸績和陸遜名為叔侄,實際上則是兄弟,相互扶持著從半滅門的慘狀之下走到現在,重振了吳郡陸氏的大名。現在陸績去世,陸遜自然非常悲痛。

    但真正讓呂蒙開不了口的,卻是陸績去世的原因。作為在赤壁之戰時跳得比較厲害的投降派,前兩年陸績被孫權打發到交州去做太守了。

    這個年代的交州,也就只有幾處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煙瘴之地,主要用途便是流放罪犯的,像是虞翻便因為得罪渣權被打發到交州去喂蚊子。然後陸績像歷史上一樣,在交州待了沒幾年便一命嗚呼,時年三十一歲。

    歷史上的陸績在臨死之時,自稱“漢志士吳郡陸績”,“從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車同軌,書同文,恨不及見也。”

    這段遺言細看上去非常有問題,似乎陸績依舊在自認漢臣,那他那個已經有了自立之心的主公孫權又算是什麼?而那個六十年之論,似乎在詛咒江東割據政權持續不了六十年一樣。

    不管怎麼說,陸績如果不是被安排到鳥不拉屎的交州去當太守,說不準還能夠多活幾年。正是這個原因,陸績好巧不巧的死在這個時候,讓孫權和陸遜產生了一絲隔閡。

    “我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幹什麼?當年的廬江一戰,我們一族被孫氏害得死掉了一半的族人,結果我現在卻在給孫氏賣命,不知道死去的族人們知道我現在的作為,他們會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