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南中新氣象2

    “這個叫做打竽兒,最注重身體協調性的技能。左手拽著線做短距離的前後運動,右手轉動紡輪,然後根據需要打出不同股數的竽兒以做緯線。”

    越嶲郡郡治邛都縣縣城之中,新上任的郡丞鄧芝,又來到了新成立的工坊。不過鄧芝也沒有進到這個滿是大姑娘小媳婦的工坊,只是在外面遠遠看了一眼。

    正在那裡向眾人講解紡車使用的便是鄧芝的妻子,一個地地道道的益州人。鄧芝這個人不置產業,等發跡之後妻子仍有受凍捱餓的時候,更何況他三十六歲之前一直都是一個小吏。

    於是鄧夫人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因此練出了一手非常不錯的紡織蜀錦的技術來。

    隨著南中初定,永昌等離的遠的郡不說,越嶲、牂牁這樣緊接著漢地的郡縣,必須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來強化統治。

    可是南中多山地,想要靠種地來提升糧食產量,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簡傑倒是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為這幾個郡引入蜀錦的紡織技術。

    蠶桑文明在蜀地起源甚早,古蜀第一位先王蠶叢,據說便已教民養蠶。春秋戰國時期,《尚書》記載,時人把成都出產的錦專稱為“蜀錦”,以示區別。

    到了歷史上的三國時期,諸葛村夫把蠶桑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來源。《太平御覽》引《諸葛亮集》:“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可以說蜀錦是蜀漢政權的一項重要產業支柱。

    現在簡傑便為南中百姓引入了蜀錦製作工藝,想讓他們能夠有機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也為劉耷集團創造更多的財富。

    不過這個時代的紡織機也很複雜,南中這邊的普通百姓根本玩不起,基本上便以國營工坊的形勢,向這裡的百姓進行推廣和教授。

    漸漸得,邛都縣城之中,很多婦女都學會了紡織蜀錦的手藝,閒暇之餘便到這座工坊之中來打工賺取一點兒收入。有心思活絡的大戶之家,也開始在自己家中安裝蜀錦的織機。

    隨著一個來月下來,鄧芝又在另外一個縣城開設了一個工坊,甚至還有大量的南蠻婦女,也加入到紡織工作中來,能賺錢的機會誰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