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的卯金刀 作品

第三十四章 王彌的抉擇

  相對來說,劉泰也知道根據營地防守至少能夠保證今天夜裡能夠平安渡過。

  但問題是,劉泰更需要在戰略上掌握主動。

  自己退出營帳看起來失去了營盤,但自己手上士卒可沒丟失,到了明天是逃是留都能自己抉擇。

  但要自己選擇留下來,且不說黑暗之中一片混亂,自己人與敵人自己都分不清,鬼知道會有什麼衝擊自己的營地,怕是要折損不少的人手。

  相對這時代其他的人,劉泰是真把自己手下當人的,至少為了區區營地犧牲了沒意義啊。

  甚至若對面還有一支三五萬人的生力軍呢,看看那王曠是怎麼投降的啊!

  而聽到劉泰的話,王璋還在考慮,至少在軍事上他是相信劉泰的判斷的,不論對錯,劉泰至少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不過這時候的王彌已從宿醉中清醒過來,直接對身邊親衛道,“給我馬匹,跟我去前營,把楚王給救出來!”

  聽到這話,王璋不由一個機靈,馬上讓士卒把王彌的馬匹牽引過來。

  而王彌對著劉泰說道,“莫要多廢話,此戰若楚王活著,我等倒是還有榮華富貴,若楚王沒了,那我們以後縱然還活著,以後在這大漢怕也要如履薄冰了!”

  劉泰聽到王彌的話,明白了王彌要做什麼,果斷道,“尊叔父調派!”

  王彌點點頭,看劉泰的態度就更欣慰了。

  很簡單,刨除掉王彌想要介入儲君之爭的想法,最重要得是楚王劉聰幾乎算是劉淵最能幹的兒子了。

  結果老哥們讓這個兒子跟著你去打戰,打完兒子沒了,就算劉淵跟王彌間以前是管鮑之交,怕這場戰爭後都要粉碎個乾淨。

  說不定王彌一激動便表示,你死了一個兒子,那我陪你一個當兒子養的侄子,然後泰兒王叔對你不錯,你就給王叔填這坑吧……

  畢竟不論怎麼想,一個將軍跟一個王子出去打仗,結果王子死了,將軍沒死,那在皇帝眼裡每次看到將軍就會想起是他沒保護好自己的兒子,那這將軍哪裡來得前途。

  所以,王彌不可能自管自己不管劉聰,因為要是保不住劉聰,他漢將第一就做到頭了。

  說實話,對比起還只是引起騷亂的王彌軍營,這時候的劉聰軍營那可就不僅僅是混亂,而且還有著曹武與淳于定兩人率領的軍隊在肆意廝殺。

  因為相對王彌軍隊跟劉聰的軍隊並不是一個體系的,同時劉聰接納了垣延,垣延所在的地方也是在劉聰的軍隊。

  這就不論是宿醉的將士,營帳內的火焰,甚至曹武與淳于定兩人衝殺進來的時候,目標都是衝著劉聰原本所在的營地而來。

  更重要得是曹武與淳于定跟劉泰不同,他們對於自己麾下的士卒的性命可不在乎,更不是那種向著最大限度的以最小傷亡換取最大戰果的人。

  再加上他們跟劉聰交手就被一路打敗,此刻他們更需要宣洩,所以便讓士卒敞開了殺!

  只要不是自己人,那就是敵人,反正他們又跟匈奴漢國的軍隊並不一樣又不是有著匈奴人,羯族人,漢人,還有其他奇奇怪怪的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

  這所造成的殺傷力更大,帶來的威懾感也更大,至少當劉聰被殺喊聲從睡夢中驚醒時,見到得卻是已成為一片火海的營地。

  唯一值得慶幸得是,他身邊親衛因為還有人要值班,所以沒多喝酒水,這讓劉聰到底還是有人保護著的。

  但問題是,他住在哪裡可跟劉泰想要殺王彌時一抹黑可不一樣,垣延跟曹武和淳于定接頭後,第一時間便作為帶路黨引導曹武與淳于定兩人向劉聰的帳篷殺過來。

  劉聰身邊的親衛清楚知道只要劉聰活著,哪怕自己戰死,那自己的家人就少不被劉聰照顧,但要是劉聰死了,那自己全族不說九族消消樂,有三族受到牽連怕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劉聰身邊的親衛卻也相當的悍勇,頗有以一敵十的戰力。

  即使如此,劉聰麾下的親衛也在混亂中越戰越少,但對劉聰緊追不捨的曹武與淳于定兩支軍隊卻是奮不顧身的像獵狗一樣不斷追逐著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