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52 章 一個都不少

拓拔恂才剛滿十四歲三個月,他天生不喜歡學習,對漢人的文化毫無興趣,雖然座師都是北魏有名的大儒,也沒能學出個三四五六來。




生在富裕之中,什麼都不缺的孩子,一但對學習生出了牴觸心理,那教好他的前提,就是要解開他心結,讓他不再牴觸,才能有效果。




可惜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小孩子的教育學,這對少年的教育就很簡單,不聽話,就打,打到聽話為止。




拓拔恂就經常因為學業被父親責罰,也因此,更討厭學習了。




加上皇帝自從遷都後,給太子加了好幾個勸學的侍叢官,十四歲的少年每天被淹沒在“您應好好讀書”的教訓中,加上不習慣這裡的氣候,在蕭君澤看來,這少年已經快鬱抑了。




他為什麼要分析這個呢?




因為……




“中了!”騎在駿馬上的太子手拿球杆,發出歡呼!




這是一隻馬球隊,小球是蕭君澤拿木頭隨便雕刻的,沒什麼規則,就是十個人騎馬,分成兩隊,在規定時間裡,誰進球多,誰就贏。




馬球據說在漢末就有這種運動,不過那個時候馬蹬還沒有大規模裝備,普通人根本打不了馬球。




在北方經過三國之亂、八王之亂、五胡十六國之亂後,這些運動早就消失在權貴諸王中,南方缺馬,加上文人厭惡運動,所以,當蕭君澤發現北魏騎兵普遍有馬蹬後,弄出馬球的玩法,便立刻引起了轟動。




這種運動,對一個青春期的少年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蕭君澤可沒興趣拿話去開導這種年紀的孩子,運動是改變心態,拉近關係最有效的辦法。




他的騎術只算是尚且可,對面的太子雖然是從小會騎射,但他的體重對於一匹馬而言,肯定是極大降低敏捷度的,所以一加一減之間,他能把這太子壓著打。




拓拔恂哪遇到過這樣清純不做作的人物,沒幾日,便覺得這馮誕的小弟十分懂他,雖然驕傲了些,對他沒有那麼尊重,可他又不缺應聲蟲,在清除了敵意後,便覺得這少年,哪哪看著都順眼。




當聽說,蕭君澤準備新建立一個馬球場後,他便主動幫忙,太子殿下只是提了個由頭,各家便出錢出力出地,尤其是平城權貴,只把這當成是一種拉攏太子的投資,說慷慨解囊都是輕的。




蕭君澤原本缺少的石匠、木匠們,也在權貴們的支持下,迅速得到滿足。




至於風扇的錢,平城權貴們也都認捐。




按蕭君澤旁觀所見,如今的平城權貴們,與皇帝的矛盾還未完全爆發,要最後易服、改姓、不許他們葬在祖地後,才會真正爆發出來。




如今他們還抱著希望,希望皇帝能改變心意,回到平城,畢竟他們在平城的宅邸都在,地盤也在,只要願意,就能恢復如常。




他們更要想要的,是影響太子,讓太子和他們一起,反對遷都,反對漢化,更大的想法,其它還未生成。




有太子的支持,有馮家的招牌




(),




……




?(),




想修一個馬球場就過於簡單了,只需要一片空地即可。




但蕭君澤是見過世面的人,怎麼可能只要這點效果?




當然要擴建,反正有錢不是?




他不但平整了馬球場,修築了平整了一條雙馬車通向洛陽城的大道,同時,在馬球場周圍修築涼棚高臺,方便家屬觀賞,供應食水。




如今是夏天,涼棚可以湊合著用用,接下來,他還要花時間,去修築些庭院樓宇,打造一個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