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 作品

第181章 頗合我心思

    科考乃是寒門士子的登天之階,但是這條登天之階並不是一條康莊大道,還是一條極為難走的崎嶇小徑。

    因為這條路……太窄了。

    且不說大週一年只取二三十個進士科的進士,即便算上明經科,以及其他常科,甚至把皇帝偶爾興起親自出題的制科都算上,每年朝廷取士,最多也就是一二百人而已。

    這些人裡,一般只有進士科出身的進士及第,才能順理成章的往上攀爬,其餘的士子能夠補到空缺,就已經是上輩子積德了。

    而大周的讀書人又有多少呢?

    如今大周的識字率,應該是在一成左右,當然,這些識字的人並不全部參與科考,可即便從中只取一成,按大周七百萬戶近四千萬人口來算,走這條路的人也差不多有三四十萬。

    三四十萬人,每年只取一百!

    因此,長安城裡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落第之人,城外的護城河裡,每年同樣有不少失意之人墜河而死。

    因此,一些在大周這個“大朝廷”考不到功名的讀書人,有時候就會去投靠各地的節度使,到那些節度使的“小朝廷”裡做事,或者充當幕僚,或者充當文書,有些混的好的,還會被這些節度使安排在他們治下的州縣為官。

    就拿康東平來說,這位康大將軍雖然是以軍功起家,但是並不排斥讀書人,反而極為重視讀書人的作用,他先是讓他弟弟康東來在長安城裡招攬文官,同時在朔方,大肆招攬幕僚門客,至今朔方的節度使府上,已經有他的幾十個幕僚以及上千門客。

    畢竟節度使總攬地方軍政,以及地方財權,朔方節度使下轄靈州,豐州,夏州三州,以三州之地,無論多少讀書人,自然都養的起。

    對於林昭來說,如果事先沒有得到老皇帝的那個“好處”,這會兒他可能真的會有些心動,畢竟長安城裡的這個進士功名,能不能考到,什麼時候能考到,是一個極不保險的事情,相比於虛無縹緲的進士及第功名,一個地方軍政財權一把抓的土皇帝親自開口招攬,無疑也能算是一個前程。

    縱觀大週二百年,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科考無門的時候,都是投奔在這些節度使或者各地藩王的府上存身,在他們府上幹個幾年十幾年,讓這些大人物寫一封薦書給朝廷,多半也就能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