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君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二章:佛家

  “六界則不然,仙、神、魔、妖、冥、人,所信似乎駁雜,其實大略如一,眾生雖然貪財好利、投機取巧,七罪八苦俱全,實則全無拘泥,智慧更如燎原之火,只待佛光度化,諸佛謂之為可度之境。”

  “如今爹孃以可度伐苦厄,以燎原之智慧破解大愚頑,以六界之一統化洋界千頭萬緒之紛繁,雖不是宏佛之舉,卻與佛家有大因果,是以師父要孩兒保證爹孃安全,護持爹孃在神魔界一展胸中抱負。”

  晦朔師父定是反反覆覆和他說過這一節,因此上聽得王堯動問,晦朔立刻滔滔不絕與王堯說出了一番道理來。

  王堯聽在耳裡就如同又經歷了一次雷劫,許多過去發生在晦朔身上,叫他異常迷惑的事情不禁豁然開朗,他終於明白了佛家之所以青睞自己、厚待晦朔的原因。

  佛家雖然所圖甚大,不過卻也並非是包藏了什麼禍心,晦朔此來倒實實在在就是為了佛家的利益。

  說白了還是因為洋界和人界根本制度不同所引發的,洋界將六界混同為一界,其結果定然是弱肉強食,其中弱肉又佔了界面生靈的絕大部分。

  這些弱肉在洋界制度的蠱惑下,還總是對改變自身命運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個個的都特麼想成仙,成為界面的頂層,於是佛家隱忍的教義對他們就沒有多少用處了。

  但洋界真正的上升渠道其實早已被層層掌控,普通弱肉哪裡有機會爬得上去?他們從正規渠道找不著機會,就只能尋找其他辦法突破層級的限制,結果便是像晦朔師父說的,雜學氾濫、異端百出。

  洋界各種信仰五花八門,洋界大佬們也不去阻止,還美其名曰“信仰自由”,其實就是讓底層弱肉們瞎折騰去,真有個別冒了尖,他們或者拉攏過去,壯大自身實力,或者無聲無息滅了,生殺全憑心情。

  畢竟信仰這玩意所要的,就是信奉者單純虔誠,那信仰如果有用,大佬們無非也就是在洋界給那信仰一些地位,信奉者往往就會繳械投降,成了他們一夥。

  若是那信仰雖然有用,但卻特別操蛋,不能為大佬們所用,那就乾脆鎮壓了事,畢竟遇著鎮壓,信奉者也會老實成為殉道者,被一一滅殺乾淨。

  所以在洋界根本制度之下,無論信什麼都是好事,怕的就是你什麼都不信,卻不料就是這點竟打著了佛家的痛處。

  實在是你如果單純虔誠的信佛,那自是沒問題的,可你若是單純虔誠的信仰其他東西,佛家可不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最要命的還是,一旦你單純虔誠了,智慧自然就會降低,王堯是見過洋神的,從觀感上來說,洋神確實有點傻乎乎的,和人界俗稱的“一根筋”差不多,但你切莫以為那些洋神就是真得傻。

  他們只是腦子不去轉彎罷了,對於他們想要達到的目的,他們同樣可以不擇手段,而且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畢竟在他們心裡,他們是為了自己信仰在做事,目的崇高得可以不計其他。

  然而佛家的教義又是特別重視智慧的,尤其是腦子必須得能轉過彎來,哪怕那人是大奸大惡之徒,只要腦子不是一根筋,佛家都有辦法度化,但碰上了那種一根筋,你即便口吐蓮花,也特麼白搭。

  所以對佛家來說,洋界制度不僅導致佛家在洋界傳播困難,更讓洋人們在思維上鑽進了死衚衕,在信仰上不識變通、不會轉彎,結果便是叫佛家在洋界舉步維艱,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

  六界則不同,六界眾生似乎除了錢什麼都不信,最愛坑蒙拐騙、投機取巧,但這恰恰是智慧的象徵,而且因為什麼都不信,所以六界的人很少一根筋,信仰極容易轉彎,廟裡燒了香又去拜道觀更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