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336章 平定叛亂——李孝逸

    李孝逸,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孫,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膠東王李道彥的弟弟,唐高祖李淵的堂侄。聰明好學,善於作文,初封梁郡公,歷任給事中、益州長史,率軍抵禦吐蕃軍隊的侵犯,武則天稱制後,擔任左金吾衛將軍,深受親遇。英國公徐敬業反叛時,擔任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總管,聯合魏元忠平定徐敬業叛亂,升任鎮軍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冊封吳國公。隨著名望地位上升,受到梁王武承嗣的忌恨陷害,出任施州刺史,受到武承嗣誣告,流放儋州,不久去世。

    李孝逸,自幼聰明好學,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唐高宗時,歷任給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奉詔調動劍南、山南等地之兵,向鄯州集結,配合唐軍主力作戰。吐蕃大相論欽陵率眾進犯柘、松、翼等州,唐高宗詔令李孝逸和左衛郎將衛蒲山徵發秦、渭等州兵力,分道進行防禦。

    唐高宗病逝,其子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廢唐中宗為廬陵王,改立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政事皆由自己裁決。武則天稱制後,調李孝逸回京,授任左衛將軍,對他甚為親遇。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實行剪除異已的政策,使唐宗室與親唐臣僚人人自危。

    當時,因受貶的原故司空、名將李績之孫眉州刺史、英國公李敬業和其弟盩厔縣令李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薄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以及遭罷黜的御史魏思溫,會集於揚州。諸人各懷怨恨,便密謀決定以匡復廬陵王李顯為號召,討伐武則天。徐敬業等人佔據揚州起兵,自稱匡復府上將、揚州大都督,十日間便得兵十餘萬,同時還向州縣發佈檄文,列舉武則天的罪狀。並找到一個相貌像已故太子李賢的人,欺騙眾人說:“李賢沒有死,逃亡在揚州城中,他命令我們起兵。”於是,以此來號令天下,楚州司馬李崇福率領所部山陽、鹽城、安宜三縣響應徐敬業。

    武則天獲悉徐敬業等起兵後,立即任命劉行舉為遊擊將軍、其弟劉行實為楚州刺史,共同抗拒徐敬業。武則天任命李孝逸為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將軍李知士、馬敬臣作為其副將,率領大軍三十萬進討徐敬業,追削徐敬業祖父李績等官爵,掘墓開棺,恢復原姓徐氏。

    此時,徐敬業令唐之奇率部守衛江都,徐敬猷領兵五千人攻打和州,尉遲昭部攻打盱眙,自己親率主力南渡長江,徐敬業軍過江後,攻陷潤州。當徐敬業得知李孝逸正率部向揚州進發的消息後,便從潤州渡江北上,屯兵在高郵境內的下阿溪,並命其弟徐敬猷率兵進逼淮陰,別將韋超、尉遲昭屯兵都梁山,布成犄角之勢,抵抗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