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 作品

第315章 初唐四傑——王勃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人,唐朝文學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孫,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聰敏好學,六歲能文,下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秘書監顏師古《漢書注》,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進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府文學,寫作《鬥雞檄》,坐罪免官。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授虢州參軍,私殺官奴,二次被貶。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讚為“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傑出的文學才能,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後,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了王勃早年就博學多才。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王勃回到家鄉,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上書劉祥道,直陳政見,並表明自己積極用世的決心,深得劉祥道讚賞“此神童也!”。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獻《乾元殿頌》,以圖仕進之意甚明,通過李常伯上《宸遊東嶽頌》一篇,接著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湧,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為首位。